“怎么建立消費者的信任?”
“光憑我方卓的名字可以嗎?難道他們買的冰箱壞了,提我的名字就能立即修好了?”
“電子商務,電子商務,它還是商務,不是套個‘電子’‘互聯網’的標簽就能萬事大吉。”
“易購想要能燒錢,想要做起來,想要真的做成,基礎打底的時間太久。”
方卓頓了頓,喝了口涼咖啡:“大中電器的渠道、運營、售后保障都可以為易購提供有力的補充。”
他低頭翻了翻資料,找到大中電器的情況,遞給三位投資話事人。
大中電器是82年成立于京城,89年有了第一家門店,99年開始做電器連鎖店,2000年開出6家連鎖店,2003年擴張到32家,成為京城市場份額第一的電器零售商。
同年,大中電器走出京城,開始做全國連鎖電器。
今年,這家公司已然是國內知名的電器零售商,京城、天津、申城等大城市都有大中電器的連鎖門店。
熊瀟鴿、徐新、王風益三人傳遞資料,陷入沉默。
要做3C產品,注定是以大城市打開局面,聽起來,大中電器似乎真的可以成為易購的補充。
只是,實體和線上完全是不同的模式。
與其這樣,不如直接收購大中電器,然后以它為主體進行更大規模的全國式擴張了。
熊瀟鴿把這樣的考量說了出來。
“大中電器今年在國內一共有70家門店,京、津、申、廣、杭等地都有,他們現在搞的也是省會大城市為主,但國內的家電連鎖競爭相當激烈。”方卓說道,“在它上面還有國美、蘇寧、永樂、三聯、五星,這些都是實打實營業額上超過它的。”
“更何況,蘇寧和國美今年在香江上市,有資格搞資本擴張了。”
“永樂也計劃明年上市,這又是一家。”
“大中電器距離上市還有距離,未來遭遇的競爭會越來越大,這同樣是這個市場的縮影。”
“我可以選擇B2C這個新興的賽道,為什么要躋身可預見的競爭激烈賽道呢?”
方卓先否定了老熊考慮的方向。
隨后,他說道:“我要收購大中電器,一是它不會特別貴,二是取它的售后和運營體系,售后是直接對易購的補充,能迅速建立部分消費者的信任。”
“而它的運營團隊配合我調撥的員工能迅速形成戰斗力,不然,易科的團隊還得慢慢摸索。”
方卓說到這里,繼續播放PPT,后面內容是講述易購這陣子以來的倉儲物流動作,也提及將會醫科的線上醫藥發展。
熊瀟鴿邊看邊思索,很快就明白這位的打算。
不論是醫科的垂直電商還是大中的線下實體,都要被易購B2C取其精華。
先前業界所傳的方總要大力發展醫藥電商,現在看來也只是窺見他戰略規劃的一鱗半爪。
收購大中電器能不能加速易購的發展?
這是一個答案比較有正向傾向的問題。
“會不會顧此失彼呢?”王風益難得問了一句。
“以線上B2C為主,線下實體為輔,這個前提是未來電子商務的巨大發展,也是我們今天齊聚一堂的共識。”方卓回答。
他又強調道:“收購大中電器,不會巨資新建,只會讓它專精固有體系,不是重心放在線下,而是有的放矢進行補充,不是偏執的非要互聯網不可,而是因地制宜的圖謀項目發展。”
如此表態,鏗鏘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