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就是民意!”李全安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李寒峰袖袍之下的雙手緊握,他的身后,顧永林的右手已經放在了刀上。只要李寒峰一聲令下,顧永林就能為他手刃李全安。
李寒峰最終還是忍了下來,他慢慢回到了龍椅之上。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來議一議吧。”李寒峰的聲音平靜下來。
“韓王說鐘大人是忠義之士,對此臣不敢茍同。”劉源第一個站了出來,“真的忠義之士,心中懷的是對君主的忠誠,所作所為都以此為標準。若是要勸諫君主,必然會條分縷析,說理透徹,以此爭取君主的認同。即使君主對此不認同,忠義之士也會想其他的辦法,而不是以死相逼,揚自己的清名,卻污了君主的圣明。”
“臣不認同劉大人的話。”楊知節道,“鐘大人身為御史大夫,彈劾奸臣,乃是職責所在。今陛下枉顧鐘大人的良苦用心,包庇奸臣,正是因為一腔忠義,鐘大人才生出死志,并不惜以死明志。若是他都不能稱為忠義之士,這天下還存有忠義嗎?”
“鐘毅忠義,鐘大人人如其名,臣心中感佩!”陳通說著,眼淚都流了下來,看的李寒峰一愣。
“鐘毅為私名逼迫君上,絕非人臣所為!”戶部侍郎陳放道。
“鐘大人為社稷舍身,你豈能污蔑他?”
朝堂再一次分成兩派,兩派人吵得不可開交。就在這些人爭吵當中,李寒峰迅速冷靜下來。他看向騎墻派的代表人物,吏部尚書郭士奇和工部尚書張志遠。
“郭愛卿覺得此事應該如何?”李寒峰問道,眾人的目光都落到郭士奇的身上。身為吏部尚書,郭士奇的權力堪比丞相。
郭士奇不緊不慢的說道:“鐘大夫風聞奏事,沒有真憑實據就彈劾劉尚書,而且還在朝堂之上失禮,這固然不應該。但因此就說鐘大夫包藏禍心,逼迫君主,未免有些牽強。依臣來看,此事無須大動干戈。”
李寒峰點點頭,爭吵到現在趙朗一直沒有說話,但李寒峰并沒有問他。趙朗是傾向李寒峰的,這大家都知道,就算他說了什么,最后也是無濟于事。
與其如此,李寒峰直接點郭士奇,給雙方一個臺階下。
“郭愛卿這是老成之言,朕便免了鐘毅之罪。不過鐘毅身為御史大夫,如此行事,實在丟盡顏面。”李寒峰道,“免去他御史大夫之職,讓他在家反省吧,退朝。”
李寒峰沒有給李全安他們反駁的機會,直接宣布退朝,李全安也沒有什么辦法。
朝會散去,文武百官慢慢離開。這次的朝會爭鋒,李寒峰又占了上風,這讓李全安一派的官員憂心忡忡。
那些騎墻派的官員看到李寒峰的手段,也產生了想法。以前他們中立,是不看好李寒峰,又不愿意投靠李全安。現在李寒峰讓他們看到了希望,這些人本能的向他靠攏。
退朝之后,李寒峰立刻讓顧永林調查御史臺的情況,他要提拔新的御史大夫,但必須保證對方不是韓王的人。
鐘毅之事給了李寒峰一個提醒,有些中立派很可能是暗中的韓王黨。
李全安一臉陰沉的回到王府,然后將周伯言和江云找來商議。彈劾劉源的主意是周伯言出的,聽到計劃未成,反而讓鐘毅丟了御史大夫之職,周伯言臉色變得很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