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庫里,追身的三分!”
唰——!
白色的網花蕩起,庫里瀟灑的一轉頭,高舉著雙手搖擺著,像是在搖花手。
“又是反擊中的追身三分,自與掘金的那場比賽后,斯蒂芬庫里就經常投進這樣的追身三分。”
“加上謝爾頓的追身三分,現在,山貓有兩個追身三分的高手了。”
5比2,山貓轉頭就拿回了優勢。
雷霆的回合,隆多控球過半場后,終于不再捏著球權了。
沒錯,小杜終于忍不住了,他從底角繞了一圈,最終是從心的停在了弧頂左側。
這個位置的站位,也算是一種暗號,隆多知道,他該給球了。
“KD左側停住了,接拉加隆多的傳球,這是要單打了啊!”
真正激動人心的一刻來了,賽前,外界就很期待李恪和小杜的再次對決。
這和季前賽不太相同,不同的點在于,經過了差不多兩個月的常規賽,李恪和小杜各自都有了些許的進步。
進步之下,季前賽的勝負就不作數了。
“看看這球KD會怎么打……”
李恪防的很認真,但已經和李恪有過幾次交手的KD,知道想靠假動作或者強突什么的,完全干掉李恪的防守,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KD選擇了最簡單的方式,一個面框的突破,也不管有沒有突破李恪的防守,反正沖了兩步,徑直一個急停。
李恪也緊跟著停住了,接著就預判到,這球小杜要投,整個人撲了上去。
小杜卻很無解的一躍而起,帶了一點后仰的投籃出手。
李恪的干擾,就成了無用功了。
這球,就純看小杜的手感了。
然而,唰的一聲,清脆的擦網聲預示著,小杜的手感很棒。
“很無解的一個后仰跳投,謝爾頓的防守已經很完美的,但他的短臂干擾,面對身高臂長的KD,太無力了……”
這就是身體上的差距了,但這種差距,換誰來都是無解的,身高七尺,臂展228厘米的變態,NBA這么多年,也就出了這么一個。
山貓后場開球,李恪已經開始搓手了。
開場讓了那么多的球權,庫里的牽制作用已經有了,李恪的牽制,也可以開始發揮了。
“還是斯蒂芬庫里,控球到前場,但這一次,謝爾頓也出現在了可以接球的弧頂位置。”
弧頂位置,李恪的接球方式,不像小杜那么直接,他和庫里做了一個手遞手的配合。
緊接著,他就對上的隆多的換防。
不管雷霆是否換防,對位防守李恪的都不是小杜。
所以,李恪對換防與否根本不在意,他只在意這個手遞手配合,有沒有給到他直接突破的機會。
隆多的換防很快,機會是沒有的,但李恪可以轉身,背身狂推。
隆多是肯定頂不住李恪的推進的,他只能被動的后撤,等到李恪一個轉身,隨后跟上。
李恪卻鐵了心的往里殺,殺到內線,已經差不多甩掉了隆多,緊接著騰空而起……
籃下,即便是大如伊巴卡,都不敢直接面對李恪的沖撞。
哐當一聲!
李恪的暴扣,山貓以7比4的比分,繼續保持著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