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翼,李恪接球,直接追了一記三分!”
唰——!
“球進了!”
“這是本場比賽李恪的第26分!”
一切才剛剛開始——
“活塞的進攻,本戈登再飚一記三分,看上去他很想和李恪對飚。”
但華老二的防守,根本不給他對飚的機會。
哐當一聲……
“又沒進……山貓搶下籃板,再反擊!”
如果說上半場,山貓還想著如何節約體能的情況下,輕松拿下活塞的話,那么現在,他們就全力以赴了。
“反擊中,庫里的三分!”
反擊,庫里追了一記三分,卻哐當一聲,砸框而出。
就在張指導以為,局面又要反轉的時候,李恪沖到籃下,補籃,暴扣!
“還是李恪,沖到最前面,搶下籃板的同時,完成了補扣!”
哐當一聲重響,李恪拿下了本場比賽的第28分,山貓的領先也因此拉開。
“繼續繼續!”
轉頭,想要和李恪對飚的本戈登終于投進去一記三分。
但下一個回合,還是李恪,已經投出了手感的他,頂著普林斯的防守,再入一記三分!
“三分,又是三分!”
“難以想象,本季轉型為突破手的李恪,這場比賽突然找回了他曾經的遠投。”
“或許已經有很多人忘記了,當年的李恪,正是靠著不斷的遠投,帶領山貓捧得08年的奧布萊恩杯,而這個賽季,他打出了MVP級別的表現,靠的是犀利無比的突破,他的遠投似乎已經消失。”
“這場比賽,李恪就找回了他的遠投……”
遠投回歸,三分不斷……
第三節,李恪單砍16分。
三節結束,他的個人得分暴漲至39分。
山貓的領先也已經臨近20分了。
最后,第四節的收尾。
李恪再入兩記三分,山貓的領先擴大到24分,比賽的懸念結束。
“結束了,道格里弗斯換下了全主力,山貓提前8分鐘,結束了這場所有人都精疲力竭的春節大戰。”
“原以為這會是一場輕松的比賽,結果活塞的防守,以及本戈登的爆發,讓這場比賽變得艱難無比。”
“最終,李恪單砍45分,帶隊取勝!”
“這場比賽的45分,還是他在長途跋涉之后,只打了三節多4分鐘砍下的得分!”
其實,這個時候,媒體記者、專家評論員們最大的疑問在于,為什么長途跋涉之后所有人都精疲力竭,李恪卻還能砍下高分?
再聯想到第一屆春節大戰,山貓的勝利,靠的也是李恪的絕平和加時連得8分的救主。
隨隊出征、看臺上的喬老板知道,那都是早餐俱樂部的功勞。
場上的斯蒂芬庫里也知道,那是蒂姆格拉弗獨特的訓練理念的功勞。
“如果是一場普通的常規賽,我會讓你繼續出場刷分的。”
坐到場下,李恪卻聽到了里弗斯這樣一句話。
他翻了翻白眼,心想:回去我就再砍高分,看看你會不會兌現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