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一段虛有其表的威脅,但現實中,李恪撥通了盧寧的電話。
“老盧,來活了!”
一通電話,他很快把任務布置了下去。
總得來說就是兩條腿走路,一條腿在國內。
他決定,利用NBA停擺的機會,讓CBA火一把。
具體的行動方案如下:
他讓盧寧以萊克體育的名義去找籃協談合作,拿到下個賽季CBA的運營權。
然后,調整賽程,針對性的修改CBA的外援規則,以此來吸引那些無球可打的NBA明星。
借助明星效應,招商引資,給CBA俱樂部發錢,讓CBA俱樂部有錢引入NBA巨星。
嗯,蘇省龍會起到一個帶頭作用,李恪會回去打一段時間,順便,再簽兩個過去CBA想都不敢想的外援。
一番操作過后,CBA的熱度大漲,相對應的就是國內籃球氛圍的火熱。
雖然只有一個賽季,但這一個賽季,也足以讓CBA的商業價值稍微提升那么一點點了。
最重要的還是熱度,讓籃球這項運動,在國內熱起來。
另一條腿在美國,他記得后來AI組過一個3v3籃球聯賽。
那么,趁著NBA停擺,他可以搶先一步把這個3v3聯賽搞出來。
這事,李恪提了想法,然后把這個想法交給了大衛法爾克,等于是把這個3v3聯賽送給了大衛法爾克。
他只是讓盧寧和大衛法爾克交接,稍微出了點錢,算是入股了。
……
5月15日,時代華納中心,東決率先開打。
賽前教練組的預測成功了,果不其然,騎士排出了一套韋德、羅恩阿泰斯特、樂邦、波什和瓦萊喬組成的首發。
“拉里布朗的重點還是在防守,韋德、阿泰、勒布朗,這外線三人組的硬度太足了!”
“但這樣一套首發,進攻的問題太大了,外線三個突破手,誰來拉開空間?”
“或許,拉里布朗認為他們有三巨頭在,不需要空間……”
杰夫范甘迪和雷吉米勒坐在了TNT的解說席之上,比賽還沒開始呢,他們就不大看好騎士了。
籃球場上的空間很重要,近幾個賽季的NBA,已經逐步證明了這一點。
這場比賽的騎士,卻逆流而上……
主裁判喬克勞福德吹了聲哨子,把籃球拋向了球館的上空。
啪!
小喬丹的思緒像是飄遠了,他慢了一拍,給了瓦萊喬贏得跳球的機會,山貓很少見的從防守開始一場比賽。
騎士的幾個壯漢迅速的推進到了前場,樂邦控著球,他現在是騎士名義上的控衛。
李恪頂了上去,但也沒有完全頂上去。
常規賽交手四次,他知道這個賽季的樂邦還是沒投籃。
或者嚴謹一點,樂邦有投籃,但威脅實在不大。
李恪放了一大步,防著樂邦的突破。
樂邦也沒想著開場就攻,都和李恪打了那么多場了,兩人也算知根知底。
他知道,頂著李恪的防守裸突一個成功的機會不大,還不如先做軸給隊友傳兩個。
于是,韋德快速的繞開波巨頭的掩護,兜出邊線,很快就從樂邦手中接到了籃球。
他絲毫不停歇的提速、甩開杰克船長的盯防,中距離急停出手……
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