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篩選,整個NBA也沒幾個了。
萊利這么一解釋,斯波首先想到的,就是雷霆的小杜。
剩下的,包括樂邦、科比、韋德在內,都不太符合遠投精準的要求。
或許在某些場次,樂邦、科比、韋德能夠投出聯盟頂級的遠投,但不能穩定輸出,這套打法就不能成為球隊的常規打法。
“所以,這套打法看似簡單,實際上要求極高。”
萊利和斯波已經下了定論,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未來的NBA,符合這套軍訓打法的球員就多如牛毛了。
時代在變化,球員在進步,NBA的規則,也在鼓勵……
夏洛特,時代華納中心,次節比賽進行了三分多鐘,里克卡萊爾就被逼出了一個暫停。
沒辦法,李恪無限找錯位單打,即便獨行俠反應過來,用其他人去換。
只要能錯開對馬里昂的防守,對上卡隆巴特勒、特里和波多黎各一座山的防守,李恪仍然能夠做到亂殺。
反過來,山貓只放了巴里亞的防守,加上李恪的協防和夸狀元的護框,獨行俠的進攻完全被掐死了。
這種情況下,里克·卡萊爾的一個暫停,一番猶豫之后,把老司機換了回去。
要么防守被打爆,要么進攻被鎖死,這是次節開始卡萊爾要做選擇時的兩個選項。
但三分鐘后,這個選項變成了要么防守被打爆進攻被鎖死,要么防守被打爆進攻還能掙扎。
這種情況下,該如何選擇,就沒什么懸念了。
老司機回歸,山貓也順勢換回了庫里,李庫輪流軍訓老司機的打法就這樣重啟了。
防守端的老司機繼續被爆,但進攻端,他無論在哪接球,都能夠對籃筐造成威脅。
其實一定程度上,老司機也是能打這套軍訓進攻的。
問題是,山貓已經有了未來籃球的底子了,次節后半段對位老司機的,要么是李恪,要么就是塔克。
老司機自己都說過,他不怕和他身高相近的防守球員,怕的是那種靈活的、運動能力極強的防守球員。
舉個例子的話,就是老司機現在的隊友肖恩·馬里昂。
李恪對比馬里昂,臂展差一點,塔克對比馬里昂,就不差什么了。
所以,山貓的陣容,恰巧就是克制軍訓進攻的。
不打軍訓進攻,老司機都被塔克防的有點難受。
半場結束,山貓以63比52,領先了11分了。
對獨行俠而言,更加艱難的是,他們對山貓的進攻毫無辦法。
李恪半場22分,庫里半場17分,雙核頂起了半邊天,獨行俠的防守已經徹底爆炸了。
下半場,軍訓繼續。
老司機站出來強行得分,撐住局勢。
但第三節的最后,被迫“攻防一肩挑”的老司機,不可避免的迎來了一波爆炸鐵。
一波爆炸鐵之后,山貓就此拉開了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