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誦恍神走出大殿,本想直接回家寫份陳詞,繼續為燕邢申冤,但突然想起今日是燕家為其收斂尸身,舉行奠禮的時候,便轉去了將軍府。
等奠禮弄完,燕家人就要舉家搬離金陵,回到老家雍州了。
走到半路,楊誦在路上遇到了楚王。
楚王乘坐馬車,而在車上,還坐著一位風姿綽約的少女,如風拂柳,眼含風情。
“楚王殿下?”
楚王與他見面,擺出靜穆姿態,主動從車里伸出雙手,對著楊誦勉慰道:“本王一慣敬重柱國將軍為人,現下他既過世,沒什么能加以幫扶的,只能往燕家去走一遭,略盡幾分心意了。”
既然這般有心,方才在殿上怎么連幫著說句話都不肯?
楊誦本性耿直,但并非少了腦子,人情世故與朝堂渾水,他也是清楚的。
只是這又能如何?
眼下暴露出的最大問題,已經不是“誰謀殺了大將軍”,而是大周百年來的積重難返,主昏臣庸!而是這場巨大風波下,在水里裸泳的那群人!
就算是一直為自己營造謙謙君子人設的楚王,所行所愿,不都是皇位嗎?
楊誦心里發涼,只對楚王有氣無力的拱手,“多謝殿下好意……”
“只是吊唁他人,卻攜帶妾氏,這……”
“這位并非一般人,乃是柱國將軍夫人的外甥女,曾在將軍府生活過一段時間,聽到噩耗后,傷心欲絕,本王便帶她前去看望。”
“原來如此。”
這位就是幾個月前,讓將軍府顏面盡失的女子。
也不知林氏見了,是心痛還是氣憤?
兩行人無言,一路趕到掛滿了縞素的將軍府。
許重明作為燕家唯一男丁,已經在大門前接待了一天的客人,臉色越發憔悴。
這一天下來,他表現出的悲痛是真,但內心深處的暗喜也是真——
燕家在金陵立足數十年,除去朝堂的場面朋友,總能結識一些有情有義的真義士,也有身在朝堂,卻郁郁不得志多年的能人前來吊唁這位戰神。
這些人此時未有顯露才能身份,但在許重明眼里,都是可用之才。
不但對他未來造反有用,對他收集龍氣也有用!
但凡王朝末期,龍氣衰弱,君主庸懦,是很少聽聞朝廷有什么能人志士的。
等到十幾二十年后新王朝建立,各路奇才又都涌現,仿佛憑空冒出……
人才們是在此前不存在的嗎?
他們又不是靠腳本刷新的!
不過是沒有伯樂挑出他們這匹千里馬,給他們一個馳騁的草原罷了!
這些人身上所具有的獨特命格,一旦得到開發便能凝聚才氣文氣等等人道氣運,反哺王朝龍氣。
所以每當王朝鼎盛,總有千古傳頌的文豪名臣悍將出世,與王朝相輔相成。
許重明更是清楚,即便他有元神為內在動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超脫常人,但在世界規則壓制下,法術是不可能用的,想要獲得強大龍氣,除了澄清玉宇外,還要引入外援。
都是備胎啊!
許重明挺著這幾日來迅速消瘦的身板,將奠禮進行著。
隨后,他就見到了到來的楚王和楊誦楊侍郎。
還有跟二人前后腳到達的晉王。
“表哥……”
楚王攜美入場,頓時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只是曲婉兒一向如清水芙蓉,不在乎外人眼光,畫好的妝容上帶著兩滴淚水,向著許重明傷心的吐出兩個字。
楚王看她這梨花帶雨的模樣,心都軟了,扶著愛妾讓她不至于因為悲傷過度而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