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他說“家國情懷”他是聽不明白的,畢竟所謂“民族國家”,都得等到西方變革后才興起,長時間保持著“有奶便是娘”的狀態。
只要許重明能給他們吃飽飯,帶著他們從戰場上活命,那跟著一塊干怕啥?
而且就以如今消息的傳遞速度,指不定許重明帶著他們起兵了,被訓練到下意識跟隨上司行動的手下才會緩慢反應過來——
艸,老子竟然造反了?
所以縱觀古代戰場,數百真正有戰斗力的士卒就能擊破幾倍乃至于幾十倍的敵人,很少見嗎?
無非是時代限制住了軍隊發展罷了。
不過許重明來這里不是為了促進世界進步的。
他是來撬世界墻角的。
所以他只想把自己手下的人管理好,其余的等日后再說。
只是許重明日日如此,站軍姿跑完步后只再給士卒進行單一的突刺劈砍訓練,讓另外的將領也頗為好奇。
“天天這般枯燥,能養出什么兵?”
“養什么都隨他去,人家不是自掏腰包包了飯嗎?你要是羨慕人家練兵輕松,不如也自己掏錢補貼補貼手下人?”
“大可不必,大可不必……”
大周武將待遇在老皇帝刻苦努力的打壓下,日子是不太好過的。
而夫妻尚且貧賤哀百事,何況講究“貨與帝王家”的人臣?
我跟你做交易嘛,你既然沒有君王的威福,就不要再嗶嗶我沒有做臣子的道德了。
所以這十幾年來,私兵家衛的情況非常普遍,加上大周朝本就世家林立,可以去直接屬于皇家的軍隊,是不多的。
正如那現世明末一般,朝廷正牌軍的戰力還沒人自己養出來的私家軍厲害。
為何燕家百年,一次敗亡就迎來了墻倒眾人推?
除了皇帝不爽他之外,還因為燕家訓養多年的“燕家軍”已然隨著燕邢昌遠一敗,徹底沒了。
好在燕家終究底子厚實,把金陵城的東西買了后,多出來的錢足夠許重明再包養個千人來給自己賣命。
于此,北疆軍的其他將軍也說不上什么話。
人是正兒八經撥給許重明的,多花的錢也是人家自己掏不走公賬,算下來還給省了不少后勤,哪里能再嗶嗶?
而心懷惡意的某些人見此,也只會嘲笑許重明實在是年紀小見識少——
自養私兵之時并非一人在做,可也不見得真養出什么好東西來。
十七八歲的年紀,洞房都堅持不了多久,還說什么統御下屬?
且看這幾百人能不能把許重明吃空吧!
不過某些人到底是看不到結果了,在許重明“練兵”二十多天后,平涼城外烽煙再起。
秋日里草黃樹枯,鮮卑使者在許重明離開金陵后雖然扯皮一陣,雖然還是重新擬訂了合約,但紙面上的東西此時還沒送來北疆草原。
窩在老家的鮮卑人已經等不及了!
他們需要趕在冬日前再發動一次“打草谷”,保證部落可以舒舒服服的過完年。
再說了,今年干死了燕邢這個老仇人,更膨脹了鮮卑人的自信心。
上次大周內奸主動送過來的手信他們可沒扔了,這次就指望著再來個“里通外合”,狠狠咬下大周一塊肉了。
各部聯合,約五萬人來襲。
“誰去出陣?”
集合商量應對事宜的大營之內,從副轉正的宗元帥皺著眉頭發問。
他須發皆白,明明轉正了是件好事,卻讓他顯得更加蒼老。
鮮卑這次由于之前巨大的勝利,已然看輕北疆軍,所以來勢洶洶,顯然是不好對付的。
而且燕邢之死,軍隊中藏著的奸細卻沒被揪出來,這讓所有將官都帶上了“我是不是也會被出賣”的心理陰影。
反正冬日將近,鮮卑是不會活動太久的,估計打完這一次也不常來,如此為什么還要去拼死拼活?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燕邢一死,不僅僅是讓大周王朝損失了一名柱國將軍,更是讓本就緊張的政治局勢迅速崩盤了。
本來還能湊和過日子的,可惜晉王和老皇帝那些只看著自身權勢的,把鍋碗瓢盆都給砸了!
人心一散,隊伍就不好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