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群指揮官只得無奈地下令關閉護盾,將更多的能量接入武器系統,過載運行,這才挽回了頹勢。
當雙方勢均力敵時,人類戰機的表現堪稱碾壓,他們更為靈活,擁有比敵人高出數籌的技巧,在急速的穿插過程中,能精確地使用高能激光將對手切開。
紅色機群漸漸被分割包圍,但仍然堅持戰斗,用生命死死攔住人類機群。
與此同時,人類艦隊第一輪齊射的彈丸到達了紅色艦隊的兩翼,然而99%的彈丸沒有命中目標,只有1%的彈丸取得命中,其中只有不到1/5重創或摧毀了目標,這點損失對于紅色艦隊而言不值一提,難怪他們不愿變向。
極限距離的射擊,本就是在摸獎,有所斬獲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當雙方艦隊的距離不足15萬公里時,真正的大戰開始了!
主力戰艦捉對開火,人類艦隊投射出數噸重的超高速彈丸,紅色艦隊的巨型水晶尖刺以更快的速度激射而出。
一艘紅色巡洋艦被銀色戰列艦的主炮命中艦首炮塔,數米厚的裝甲好似紙糊的一般瞬間變形,在金屬的呻吟聲中破開一個直徑十米的大洞。
彈丸繼續前進,將艦首的內部結構砸了個稀爛,附近的百來個船員不是被直接砸成肉醬,就是被吸到宇宙空間,轉瞬變成一具冰冷的尸體。
然而這一切還未結束,這發被幸運女神祝福的彈丸最終擊中了戰艦內庫存的紅色水晶,在絢爛的紅色閃光中,幾乎整艘戰艦被高溫氣化,只留下寥寥幾片裝甲。
人類艦隊的損失也不小,敵方的水晶武器對能量護盾的穿透性極強,一旦擊中船體就會立刻爆炸,瞬間的高溫能將金屬氣化,像剜肉似的在船體上挖下一大塊。
一擊便是重創!
隨著雙方越來越接近,相距1萬公里時,戰局進入最為慘烈的階段,雙方武器的命中率直線上升,每秒鐘墜毀的戰艦高達數十艘。
由于雙方相遇的戰場正好位于巴納德星系的近日行星附近,無數失去動力的戰艦、戰機或者只是它們的殘骸,大部分被這顆巖石行星的引力捕獲,墜向行星炙熱的地表。
千米長的巡洋艦身好似利劍一般直插入地層,隨后戰艦內的巨型反應堆失控爆炸,龐大的威力將數百萬噸的行星物質拋向太空。
當雙方的四艘最強戰艦同時墜毀時,撞擊和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讓這顆行星演變數百萬的成果前功盡棄。
大地被撕裂,形成到達數千米的巖石巨浪,板塊被震成碎片,其威力甚至直達地心,炙熱的巖漿翻涌出地表,最后這顆行星猛然地“咳嗽”,核心處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將一整塊大陸架“吐”向太空,面積相當于整個美洲!
一些倒霉的戰艦被行星的“報復”擊中,頓時破碎成渣。
…
戰斗到此刻,局勢已經漸漸明朗,勝負之勢開始明顯地傾斜。
相較奇特的紅色水晶,人類艦隊的鎢鋼彈丸對紅色艦隊的毀傷效果的差了許多。
特別是紅色艦隊的戰艦雖然配備的能量護盾薄弱,但普遍裝甲厚實,更加劇銀色艦隊的劣勢!
此時,人類艦隊已戰損一半的戰艦,雖人類方機群已經突進紅色艦隊群落中,但面對對方強大的裝甲,機群所攜帶的戰略氫彈的當量還是小了些,對付不了主力艦隊,只能對兩翼的“小船”下手,改變不了局勢。
…
神夏號戰列艦。
馮國安,人類聯邦首席物理學家,太陽系大艦隊最高統帥,此時一言不發地緊盯著前方的屏幕,無數戰場數據在屏幕上跳動。
他看得是如此的認真以至于聯絡頻道中的各種爆炸聲、呼救聲、慘叫聲,都不能干擾他分毫。
這場慘烈的文明之戰,是決定人類命運的一戰。
可讓人絕望的是,戰爭的結果似乎正朝著失敗前進,不可抑制地前進。
人類以逸待勞,利用雷場盡可能彌補了戰艦速度的差距,在宇宙戰機的搏斗中也獲得了優勢,但這些都阻止不了聯邦艦隊的敗亡!
戰敗的陰影籠罩在每個人心頭。
馮國安痛苦地閉上雙眼,但下一秒就再次睜開,閃爍著令人恐懼的寒芒。
“參謀長,命令艦隊擺出裁決陣型,讓我們做最后的努力!”
指揮室內為之一靜,在場的人都知道這條命令意味著什么。
元帥決定動用半人馬的神秘禮物——黑洞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