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武器并不是只存在于科幻中的幻想,實際上現今各國對電磁武器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
電磁炮,則是這場軍備競賽的焦點。
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發射技術制成的一種先進動能殺傷武器。
與傳統大炮將火藥燃氣壓力作用于彈丸不同,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系統中電磁場產生的洛倫茲力來對金屬炮彈進行加速,使其達到打擊目標所需的動能。
與傳統的火藥推動的大炮,電磁炮可大大提高彈丸的速度和射程。
眾多國家中,獵鷹國的聲勢最大,甚至將電磁炮的研究列入他們的“星球大戰”計劃中,可見重視程度。
當然,神夏國在這一塊也沒落下多少。
只要獵鷹國那邊剛有捷報傳出,過不了多久神夏國也會有所突破,一直以來都咬得很緊。
不過前兩年,獵鷹國突然宣布削減電磁炮方面的研究經費,準備將注意力轉移到傳統的火藥武器上來,似乎是有意退出這場競賽。
這雖然有很能是顆煙霧彈,但他們給出的理由倒也有幾分道理。
理由一:電能不足。
電磁炮作為先進的殺傷性武器,倘若沒有充足的電力保障,也不過就是一個大些的玩具。
當今這個時代,電磁炮最理想的安裝載具是那些龐大的軍艦,而隨著雷達等電子設備的大量運用和生活設施的完善,軍艦的電力需求特別大。
獵鷹國聲稱他們的伯克級戰艦在航行過程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燃油用在了發電上。
換句話說,只有使用核動力的大型軍艦轉載電磁炮后,才能發揮出實戰價值。
理由二:無法制導。
這是電磁炮本身存在的巨大缺陷,因為電磁炮炮彈的初速太大,制導的電子元器件和控制炮彈轉向的舵機等零部件會被巨大的加速度壓扁壓碎。
炮彈發射出去后無法完成變軌和末端彈道調整,只能打出一條簡單的拋物線。
相比導彈武器的精確性,劣勢明顯。
除了這顯而易見的兩點以外,現今的材料技術還無法制造出經久耐用的電磁炮炮管。
在獵鷹國的實驗中,只進行不到100發的實驗射擊,就不得不面臨嚴重的炮管燒蝕問題。
綜上,電磁炮的前景雖然十分可觀,但所需的技術要求太高,要想研發出成熟的電磁炮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于是,獵鷹國決定放慢腳步,穩扎穩打地進行研究。
言外之意就是獵鷹國并不認為在他們都達不到技術條件的情況下,別的國家能取得進展,所以一點不急。
….
這幾個問題在馮海看來根本算不上什么,能源方面他有可控核聚變,制導方面也完全不用擔心,在太空戰中沒有障礙物,也沒有外力作用,炮彈的初速幾乎就是飛行速度,材料問題更是小菜一碟。
更重要的是,電磁炮對于地球戰役中人類所要面臨敵人的殺傷效果最好,所以盡可能快的讓電磁炮應用于實戰尤為重要。
磁軌加速環之所以能稱得上是歷史性的發明,就在于它能大大提高炮彈的初速,使電磁炮適用于星際戰場。
馮海雖然不懂磁軌加速環的技術細節,但對于其原理那是門清兒。
一番交談下來,易達利頓時將馮海引為知己。
“兄弟,你知道嗎?我這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造出能一炮轟碎整顆行星的末日級巨炮!
可惜呀,連我老爹在內,人人都以為我在說大話,沒一個懂我的!
不過兄弟,你的眼神告訴我,你相信我能做到。
這感覺….哈哈,被人理解真是痛快,謝了兄弟!”
易達利大力地拍著馮海的肩膀,暢快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