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末冬初,天晴時的陽光曬得人舒服至極。
科技展有內外展廳之分,內展廳位于室內,外展廳則是露天擺放,專門展示那些大家伙。
工程院的學生一向是報名參加科技展最多的院系之一,而且每次都能取得些成績。
身為工程院院長的龍溪平與有榮焉,每次都會抽空來閑逛。
這不,還未開展,龍溪平的身影就出現在外展廳。
不過,他今天可不是獨自前來,身邊還跟著一個軍裝男人。
定睛一看,正是徐國盛。
獲得外星飛船的殘骸后,上級立刻命令徐國盛封鎖周邊,派遣了一批軍方科學家前去勘察。
勘察的結果,令所有人又喜又驚。
喜的是外星飛船雖然損毀嚴重,但可供逆向的科技數不勝數,那些軍方科學家興奮得簡直要瘋。
驚的是那個被神秘組織打上“補丁”的金屬球,竟然是個可控核聚變裝置,而且不是他們正在研究的氘氚聚變,而是更為先進高效的氘與氦3的聚變。
得知這一點后,軍方科學家不喜反驚,只因金屬球看上去實在不怎么穩定。
手頭沒有一點數據,他們甚至不能估算出爆炸半徑,那時天平鎮的搬遷工作可還沒完全,稍有差池就會造成巨大的傷亡。
逆天黑科技擺在眼前,卻無人敢碰,這感覺簡直猶如百爪撓心。
正因為聚變裝置的危險性,國家才決定就地建設秘密研究基地。
徐國盛指揮的部隊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研究基地的保衛力量,另外還要負責基地人員的甄別工作,絕對不讓一個間諜潛入。
龍溪平作為核聚變研究的權威學者,自然也在徐國盛的名單上。
看了眼在頭頂巡邏的空警,徐國盛意識到這場科技展可不是師生的自娛自樂,而是有真東西的!
身為軍長的徐國盛可不是什么老古董,軍用科技向來領先民用科技許多,他雖不是學者,但也稱得上見多識廣。
可僅僅走過十個展位,他就看到一個令人眼前一亮的展品。
那是一團拳頭大小放置于營養液中的蛋白質,不聽介紹完全聯想不到它會與計算機有什么關系。
沒錯了,這個展位正是由吳向東主持。
生物計算機也稱仿生計算機,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術產生的蛋白質分子,并以此作為生物芯片來替代半導體硅片,利用有機化合物存儲數據。
信息以波的形式傳播,當波沿著蛋白質分子鏈傳播時,會引起蛋白質分子鏈中單鍵、雙鍵結構順序的變化。運算速度要比當今最新一代計算機快10萬倍。
徐國盛之所以對此感興趣是因為生物計算機具有很強的抗電磁干擾能力,并能徹底消除電路間的干擾。
能量消耗僅相當于普通計算機的十億分之一,且具有巨大的存儲能力。
另外,生物計算機具有生物體的一些特點,如能發揮生物本身的調節機能,自動修復芯片上發生的故障。
這些優點在現今越來越重要的信息戰中格外突出,若是能在軍中推廣應用,將使得軍隊的戰斗力顯著提升。
那時,怕是地球另一頭的某國又要跳腳了。
不過很可惜,生物計算機的前景很美,但想研究出成果同樣千難萬難。
眼前這團蛋白還差得遠,但徐國盛更看重吳向東的未來,于是出言勉勵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