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理查德早就和愛德華王子的母家接觸過了。
愛德華王子的母親并不是像那種爛大街的劇情里的身份低賤的女仆,而是一次參加宴會的貴族少女,在生下愛德華以后,女孩的父親官宣了私生子的存在,要求國王承認他的身份,如果只是身份低賤的女仆誕下的子嗣那還可以強硬地否認,可對方是具有貴族身份的貴族女子,他也只能被迫無奈地承認了私生子的合法地位。
雖然愛德華王子被承認了,可他的地位并不高,甚至連那些公主都不如,王子在宮廷內過的很是凄慘,理查德在聽說了這件事以后就主動與王子的母家塞西爾家族接觸,表示愿意為他們提供幫助。
塞西爾家族也不是善茬,雙方一拍即合,理查德不想讓和他交惡的湯姆斯王子成為國王,塞西爾家族想要讓血管中流淌著自家血脈的王子成為國王從而提高他們的地位,這是一個雙贏的合作。
在那之前,理查德還是要先拿下尼昂公爵領,將都蘭王國的西部地區掌握在自己手中。
于是,在主后歷1026年4月14日,久違的戰火終于還是在王國的西部重燃,在尼昂公爵的憤怒咆哮聲中,理查德以宣稱尼昂公爵領的戰爭理由向他宣戰,并率領早已做好戰爭準備的常備軍從米恩領出發,向尼昂城進軍。
理查德的宣戰打了尼昂公爵卡修·加西亞和泰爾斯國王一個措手不及,他們全然沒想到理查德會擁有尼昂公爵領的宣稱權,暴怒之下的卡修公爵一邊派人向他的族親泰爾斯國王請求幫助,一邊征召領內的軍隊為保衛自己的爵位而戰。
而泰爾斯國王在得知此事之后也陷入了糾結之中,他如果放任理查德奪取尼昂公爵領,那王黨就失去了卡修公爵這一助力,而如果介入其中與理查德交惡,他很有可能憤而倒向貴族派與自己為敵,兩相取其一害,居然還是選擇袖手旁觀最為合適。
如果用現代的詞匯來形容泰爾斯國王的抉擇的話,那就是綏靖政策。
他只希望理查德的胃口只有尼昂公爵領一個,在拿下尼昂公爵領以后偃旗息鼓不再鬧騰,一直等他整合了國內的力量以后再對理查德秋后算賬。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不管泰爾斯國王如何抉擇,全身披掛的理查德已經率領他的軍隊越過與尼昂領的邊境,向公國首都進軍,有心算無心,卡修公爵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集結軍隊抵抗,只能將能夠征召的所有士兵都集中在尼昂城固守,同時命令他手下的三個伯爵率軍趕來支援。
只可惜,三個伯爵都知道卡修公爵是無法抵擋軍力占有的理查德的進攻的,除了同為王黨成員的伯爵率領他能夠征召的所有士兵趕來支援之外,另外兩個伯爵雖然沒有選擇作壁上觀,可也只是象征性地帶著少數士兵出征。
封臣們動員士兵的速度并不快,在他們集結完畢之后,理查德早已兵臨尼昂城城下,砍伐周圍樹木,建造起了圍城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