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里正式下旨冊封公主已經是三天后,而這幾天謝家的門檻幾乎都被踩破了。
曾經那些看笑話的,背后指點謝家養了個女兒丟人現眼,白廢了多年家聲的,如今一個都沒了,反倒是春日宴賞花賞景品茗論詩的帖子幾乎都快把謝家幾個女眷給淹了。
原本謝于歸義絕之后,謝家其他幾個未嫁的姑娘也受了牽連,本有意議親的人家突然偃旗息鼓,就連謝家也變得門可羅雀。
可謝于歸成了永安公主后,被昭帝收為義妹,甚至半個月后還要行冊封禮祭奠李氏先祖,謝家那幾個未嫁的姑娘也都跟著水漲船高,之前那些議親的人家又都蜂擁了上來,就連原本不看好她們的,也都將目光放了過來。
謝于歸懶得應付外頭的熱鬧,借口養傷邀請的帖子一個沒接。
那些人便轉了方向,將帖子遞給了謝家幾位夫人,還有那幾個沒出嫁的謝家姑娘。
謝于歸也沒攔著,幫著幾個妹妹挑選幾家人品還算不錯,且家世門風都還算好的人家,讓她們跟著謝二夫人她們出去赴宴,自己就窩在府中。
圣旨下來后第二天,謝于歸入宮謝恩。
見到太后時,老太太淚眼朦朧,只拉著她一個勁兒的說著“好”。
魏嬤嬤也是在旁抹著眼淚,哪怕心知肚明卻未曾對外言說半句,就連太后也只是叫她永安。
謝于歸在壽安宮里小住了三天,哄的太后眉開眼笑,連先前的病體都好像好了許多,知道她打算跟韓恕成親,她就像是找著事兒做了,翻出了她的私庫,好東西可勁的塞給她。
謝于歸瞧著那擺了一桌子的東西,哭笑不得:“母后這是要把你的小金庫全搬空了嗎,陛下回頭知道了又會鬧您偏心的。”
“誰管他。”
太后哼了聲,“他有國庫,有他自個兒的私庫,哪用得著惦記哀家這點東西,倒是你,以前那么多東西都散了個干凈,這姑娘家嫁人可不能寒酸了,否則回頭會被欺負的。”
謝于歸靠著她的胳膊笑:“他哪敢欺負我?要是他欺負我,母后就替我揍他,把他喊進宮來打他板子。”
“好好好,哀家護著你。”
太后笑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不過這些東西本來就是留給你的,不許推辭,回頭混著皇帝的賞賜一起給你添妝,以前總惦記著皇家公主招個駙馬守著,如今就算是嫁人,咱們嬿嬿也得比誰都風光。”
謝于歸也沒拂了太后好意:“好,都聽母后的。”
太后這才開心。
謝于歸陪著太后說了會兒話,又聽著她絮絮叨叨的念著過去的事情,等服侍著太后吃了藥,又將人哄睡了后,謝于歸才輕手輕腳的從寢殿退了出來。
魏嬤嬤跟在她身旁笑容滿面:“太后娘娘已經好久沒這么開心了,連與人說話時瞧著都精神,汪太醫昨兒個來時說她身子有好轉,連飯食都進的香了。”
謝于歸柔聲道:“辛苦阿嬤了。”
“殿下別胡說,奴婢跟了太后娘娘半輩子,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倒是太后娘娘惦記著賜婚的事兒,這幾日倒跟有了盼頭似的,還鬧著要替您主婚呢。”
魏嬤嬤是真的高興,前些時候太后的身子每況愈下,哪怕汪太醫想盡辦法用藥吊著都不頂事。
太后就像是知道她命不久矣沒了盼頭,再珍貴的藥喂進去也能吐出大半來,整日都纏綿榻上瞧著像是枯敗的花,連壽安宮里都透著一股子死氣。
可打從那天昭帝回來與她說過話后,她整個人都像是活了過來,特別是謝于歸入宮陪她這幾日,太后整個人都精神的不得了。
自己有了盼頭,人也鮮活起來。
每日好好吃藥好好進食,滿心就惦記著要替謝于歸主婚,讓魏嬤嬤瞧著都歡喜。
魏嬤嬤說道:“王爺這幾天一直都在養傷,陛下勸著太后娘娘等王爺去提親之后再賜婚,說是不能讓王爺得這婚事得的太容易了,太后就急呀,她總問奴婢王爺什么時候才去呢,連提親都不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