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對于外界的討論,根本毫不關心。
他只關注自己每天增長多少積分、以及涼山小學附近的工程怎么樣了。
因為他的高價限時策略,這些施工隊伍都是二十四小時開動,快馬加鞭的趕著工期。
而且施工隊伍很多,每個團隊最多也就分到幾十米的區域,所以進展十分的快。
到第三天,附近幾個村鎮通往涼山小學的道路,已經初步完成。
路面寬度足有五米,已經夠兩輛車交錯而過。
接下來就是鋪路、水泥等后續工作。
而一些有難點的地方,比如吊橋、隧道,工程相對會慢點,但陳宇對這些也給了多余的時間。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幾大通信公司在這里建立信號設施、以及水電公司的工程了。
在陳宇的重金許諾之下,也是一天一個樣,完全可以保證十天時間順利完成。
同樣速度驚人的,還有教學樓的建設。
為了讓學校范圍足夠寬,涼山小學可是推平了兩座小山。新建的學校規劃出操場、足球場、籃球場等設施一應俱全。
二十幾輛挖掘機和鏟車出動,推平小山也就花了大半天時間而已。
就連學生和教師宿舍、圖書館、娛樂室等都有,學校周圍更是有圍墻圍起來,各種學生桌椅和辦公設備也全部運送中。
因為建樓要等灌注的水泥干掉,還有修橋和開隧道的大工程,所以陳宇給了他們二十天的時間。
一些新招聘的教師也準備就緒,而第一位校長的名額,就是齊俊秀。
對于齊俊秀成為第一任校長的事情,自然沒有人有意見。
隨著時間一天天推移,率先完工的是外面的道路,陳宇一口氣把學校修到了最近的鎮上。
而學校也完成了框架建設,預計再有十天,一座漂亮的學校就能徹底建好。
不少記者紛紛圍觀采訪,雖然很多人發出贊嘆,但網絡上批評的聲音再次傳來:
“這么寬敞的學校,根本沒必要吧?我聽說這個涼山小學才十幾個學生。”
“我聽說鎮上的小學會轉過來,但就算有路,有些孩子上下學會離家很遠,上下學很不方便啊。”
“陳先生就是在浪費資源啊!雖然他有錢,但這么做實在是太敗家了!”
“還有那些老師,估計平時都只能白白混日子拿工資吧...”
“白白拿工資倒也不至于,但一個老師能教幾個學生....”
“....”
隨著網絡的發酵,指責聲也越來越大。
陳宇得知情況以后,再次做出了幾個改變:
第一,山里沒文化又想學習的人,也可以免費學習。
第二,設立專車,每天接送比較遠的孩子上下學。
第三,不收取任何費用,學校針對比較遠的孩子,免費提供宿舍和一日三餐。
這下,網絡上指責的聲音再次被壓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