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可悲,只能可嘆,生于洪荒之后,大道不管,說不定日后還要被洪荒天地吞噬壯大,用來凝聚洪荒天道下的另外六尊無極圣人。
說起來,洪荒很有趣,洪荒天道下,沒有太極圣人,只有普通圣人和無極圣人,太極圣人好似是個空缺,因為沒有這么一個境界。
畢竟,洪荒是圓滿至高世界,不存在半步天道的因果。
“星隕大陸,三千大千世界排名第二的存在,據說已經有了一位混元大羅金仙,還有五位混元金仙,以及五百大羅金仙境界的強者!”
“神武大陸,排名第三,十位混元金仙,三位帝祖境界的混元大羅金仙,其中有三位帝尊已經馬上要度帝祖之境了,也就是等同于洪荒中的混元大羅金仙境界了,只不過有點不切實際,帝尊突破帝祖,太過于艱難了,已經相當于洪荒的證道不朽了!”
到了那時,神武大陸便會直追星隕大陸排名!
大陸爭奪戰,也是三千大千世界互相攀比進步的時候。
“九州大陸,排名第四,擁有三位混元大羅金仙境界的強者坐鎮。”
“天明大陸,排名第五,這個據說原本不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大陸,但不知為何最后竟然會加入三千大陸中,聽聞乃是一個創世強者創造而出,進階迅速,現如今已有三位位混元金仙大羅強者坐鎮了。”
………
三千大千世界的修煉法則,基本相同,雖然境界劃分不同,有的世界帝祖為混元大羅金仙,有的以天帝為混元大羅金仙,有的更以圣王為混元大羅金仙……
規定的太多,估計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擁有超越四千左右的混元大羅金仙,只不過他們的戰力只能相當于洪荒圣人的七成。
洪荒現在擁有兩位無極圣人,十位普通圣人,數量上絕對不占優勢。
只不過,大千世界還沒有聯合,鴻鈞和后土此刻準備先讓洪荒世界前往一些大千世界進行征戰,磨煉一下諸多圣人的戰力。
本章完!
Ps:何為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略稱“大千世界”。佛教說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欲天、初禪天,為一“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覆一二禪天,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覆一三禪天,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覆一四禪天,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故稱三千大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因為它里面有小千、中千、大千,我們稱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為一個佛國土的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因為它的結構是從小千,一千個小千是中千,一千個中千是大千,這個三千是講它組成的結構,而不是這個大千世界是三千個。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觀。三千大千世界:即大千世界,因為三個千連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大智度論》中說:“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為一佛世界,是中更無余佛,實一釋迦牟尼佛。”
佛教說明世界組織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須彌山,透過大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之下為金輪,再下為水輪,再下為風輪,風輪之外便是虛空。須彌山上下皆大,中央獨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則為色界十八天,及無色界四天。在須彌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每一重海,間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堿海,堿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在堿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東勝神洲(東方持國天王守護)、南贍部洲(即地球,南方增長天王守護)、西牛賀洲(西方廣目天王守護)以及北俱蘆洲(北方多聞天王守護),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而為眷屬。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禪三天,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禪三天,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禪三天,為一中千世界。
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禪九天,及四空天,為一大千世界。因為這中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所以大千世界,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根本沒有道教的說法在其中,各位不要誤會了。
要說道教有沒有等同三千大千世界的體系,其實還是有的!
三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觀,道家當然有。但是太難理解。我就說個簡單的吧。
36重天。這道家三十六重天,分為六界,欲界六天,太皇黃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舉天、七曜摩夷天。色界十八天,依次是虛無越衡天、太極蒙翳天、赤明和陽天、玄明恭華天、耀明宗飄天、竺落皇笳天、虛明堂曜天、觀明端靖天、玄明恭慶天、太煥極瑤天、元載孔升天、太安皇崖天、顯定極風天、始黃孝芒天、太黃翁重天、無思江由天、上揲阮樂天、無極曇誓天。無色界四天,皓庭霄度天、淵通元洞天、翰寵妙成天、秀樂禁上天,第四界是四梵天,無上常融天、玉隆騰勝天、龍變梵度天、平育賈奕天;第五界是三清天,即玉清天、上清天、太清天;最高境界是第六界大羅天。
道教三十六重天對應的佛教三千大千世界,其中都包含的六界,每一界都大為不同,道教追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