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開的門縫里露出一個中年婦人的頭。
當婦人看清楚來客面貌后,語氣既是無語也有些煩躁。
“不是,你們怎么又來了?”
文棟仿佛有社交牛逼癥,也不覺得尷尬,只是厚著臉皮笑了笑。
“杜姐,又來打擾了,真是抱歉。”
“單純聊天,即便李波同學不報考我們光華大學也沒事,在專業選擇或者職業生涯規劃上我們也可以提供點意見嘛。”
也不知道是那一句“杜姐”起效了還是后面的話管用了,中年婦女把門敞開,“行吧行吧,那你們進來吧。”
李波是天府省今年的理科狀元,一從姜組長那里拿到名單文棟就帶著光華大學天府省招生組趕往對方家里。
只是等到的時候,在門口恰好撞上清華北大那兩家招生組。
三伙人大眼瞪小眼,最后一同被請進去了。
談了一下午,三方都開出了各自的條件,要說最好的當然是光華這邊。
遺憾的是,李波的父母對文棟等人不太熱情。
畢竟在他們的眼里,光華大學和清華大學、bj大學是兩碼事。
直到離開,李波父母也沒給個準話,只說要考慮下。
文棟想了想,還是得學姜組長的死豬不怕開水燙、死纏爛打的精神。
用誠心去感化對方!
帶著一名招生組的女老師一同進入屋內,在一番推搡后,最后在文棟把手上拎著的牛奶和水果放在桌子上后結束。
打量四周后,文棟注意到一個頭發斑白,卻精神抖擻的七十來歲老人。
李母把李波和李父都喊了出來,除了李波同學本人態度良好,李父李母臉上多少有些不耐煩。
而文棟依舊一臉笑意,似乎完全不在意。
聊天的話題從大學專業的選擇到大學生活,再到就業。
畢竟是跟自家兒子有關系,也考慮到對方是大學老師,這一塊比較權威,李父李母二人態度稍作變化。
半小時后,文棟注意到李波同學手上偶爾回微信消息的華興手機上。
嘴邊的話說到一半,文棟話題秒轉,望著李波問道:“誒,李波同學,你這手機是華興最新款的手機吧?”
李波想都沒想,點頭道:“對啊,最新款的光子屏手機,挺好用的。”
文棟搖搖頭,表情落寞,嘆道:“我們國家在科技上其實需要追趕的還挺多的,別看手機不大,但是其中不少零件都是歐美的。”
“比如芯片是美國的,屏幕是南韓的,攝像頭是法國的,操作系統也是美國的……”
李波同學聽著有些不對勁,指著手上的手機,道:“嘎,這個光子屏不是你們光華的嗎?”
“對啊,是我們光華的。”
文棟又嘆了口氣,繼續道:“若不是光子屏的出現,華興這次的手機業務都得涼涼。”
這話不光是李波,李父李母也都懂。
華興被某個白房子針對,某芯片的問題差點讓華興手機丟掉國際市場,慶幸光子屏橫空出世,才讓對方改變主意。
“等年底,光芯差不多就能實現量產了,到時候咱們國家在手機領域的技術基本可以成為主導地位。”
“只是,在很多領域,我們國家連第二階梯都不是,唉。”
這些話說的,讓人心有戚戚然。
但凡對這個國家有歸屬感和認同感的,沒有一個不想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