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特么是招錄的專業???”
眾所周知,高考完后學校都會發一本特別厚的書,各個省叫法不同,有些會叫做《高考天地》,上面會全國所有大學今年高考招錄的專業、學費和計劃名額。
以BJ大學今年在天府省招錄的專業為例:
文科(工商管理類、哲學類、歷史學類、經濟學類、法學、英語、城鄉規劃、文科試驗班類);
理科(化學類、物理學類、數學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工科實驗班類、理科試驗班類)。
名額基本上1個,最多的也不過是法學的3個,學費以5000元為主,偶爾出現5300元。
招錄專業全國大抵如此,或是以大類、以專業、以試驗班。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北大有些試驗班后面會打個括號,里面特別標注一些信息,如(元培學院)。
還有清華的(新亞書院)(協和醫學院)、浙江大學的(竺可楨學院圖靈班)、南京大學的(匡亞明學院)。
這種不光名額少,競爭非常激烈,每年錄取分數線最高的幾乎都是貢獻于此。
但是光華大學今年招錄的呢……
【光華大學:】
【科類—專業—計劃數—學制—學費】
【文科—文科試驗班—45—4(彈性學制)—5000】
【理科—理科試驗班—55—4(彈性學制)—5000】
【理科—交叉科學試驗班(光華學院)—1—4(彈性學制)—5000】
“專業呢?”
“怎么全都是試驗班,我特么人都傻了!”
“還有最后這個交叉科學試驗班是什么班,全省只招收一個人?”
丁文星小小腦袋上浮現著幾個大大的問號。
他又把手中厚重的《高考天地》翻閱了不少頁,好像也就光華大學這么奇葩了吧?
而且據他所知,光華大學去年新生可是有5000余人,在晉原省也招錄了近200人,怎么今年反而銳減到101人。
光華大學不是新建了不少學院么,為此教育部還開辟綠色通道專門對新學院以及新開設專業進行審核并通過,不然今年高考都趕不到。
“不行,我得問問啥情況!”
丁文星查到光華大學招生辦的電話,并撥打了過去。
“老師您好,請問是光華大學招生辦嗎?”
“是的,請問有什么事情嗎?”
“是這樣的,我是晉原省今年的考生,有些疑問我想咨詢下,這個專業招錄為什么就只有三類?”
“是這樣的,我校將于這一屆入學的新生開始實施通識教育,不細分專業,大一以通識課程為主,理論上可以選全校開設的任何一門課程,至于后續的專業課程在導師指導下進行深入學習。”
丁文星聽得一愣,聽起來好像挺厲害的樣子。
作為一名普通重點高中生,這些東西他哪里懂。
丁文星想了想又問道:“那學制4年后面的彈性學制是啥意思,還是4年嗎?”
對方很熱忱地回答:“我校將實施彈性學制,也就是學分制,一般來說是4年為主,但如果3年修滿學分達到相關要求也可畢業,并無強制要求。”
還能有這操作?
這不就是跟歐美差不多么?
別看歐美也是學分制,但實際上美國大學生普遍都需要4-5年才能修滿畢業,有特殊情況會縮短或者延長你的學習時間,比如出現學霸或者學渣。
“我還有最后一個問題,為啥我看計劃數,今年晉原省才101人?”丁文星一臉得疑惑,撓了撓頭,“光華大學不是新設了幾個學院和不少專業么,為啥沒擴招反而縮招了?”
對方耐心地解釋道:“我校雖然新增學院和專業不少,但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在學生人數上會進行相關的控制。”
大致懂了,反正就是縮招了。
直到掛完電話,丁文星腦袋都蒙蒙的。
似乎想起某個遺漏的東西,丁文星臉色一變,“艸,忘記問那個交叉科學試驗班是什么玩意了,怎么全省只招收一個人!”
不過也就郁悶了一下,反正到時候一起填上就好了。
“一個省才招101人,那全國34個省市下來豈不是就三千來人?”丁文星嘀咕了一聲,簡單算了算,這可比去年光華招收的學生還少了一千多。
像晉原省這種跟阿卡林省差不多環境的中原省份才101人,安西省、隴右省、西海省這種西北地區豈不是只有三五十名額?
在他思考的時候,門應聲打開。
“星星,想好報啥學校了嗎?”
那人拎著一個水果拼盤坐在他身旁,“要不我說還是選擇京津冀好了,離家近,經濟發展得也不錯。”
“這要是去了南方,以后回趟家得多麻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