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灝順著徐永林手指的放心望去,起初一頭霧水,但漸漸地反應過來,心中一震。
“孟彬書記是達洛村的第一位第一書記,那兒便是孟彬書記的所在,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孟彬,一個天府省直機關單位的副處長,在國家大力選派干部奔赴鄉村展開脫貧攻堅工作的時候,孟彬主動向單位提出申請,成為一個光榮的第一書記。
“那時候的達洛村到處殘垣斷壁,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原始簡陋的土房中,村里分東西兩邊,上午東邊供電,下午西邊供電,夜晚7點后全村停電。”
“白天,孩子們鼓著鼻涕泡,滿山坡跑著放羊;吃飯了,媽媽端來的不是水煮土豆,就是水煮野菜;晚上,臭烘烘的牛羊和人睡在一個屋。”
“也不是沒人送孩子去上學,只是達洛村的彝族娃娃不會說普通話,去鎮里上小學,老師用普通話教學,他們聽不懂。聽不懂就學不會,上不了幾天,就鬧著要退學。”
“孟彬書記想改變這一切,上門跟大人們說:“不讀書,就是‘聾子’,就是‘瞎子’。”
“但是這些村民不當回事,在他們看來:祖祖輩輩都是一個樣,小孩就是放羊放牛,然后長大,一輩子也是如此。”
“為了取得村民的信任,孟彬書記每天起早貪黑幫村民干活。幾個月下來,老人把他當兒子,留守兒童把他當爸爸。”
“只是……”
徐永林說不下去了,眼眶通紅的厲害,有淚花在打著轉。
“只是孟彬書記的母親病了,得了老年癡呆。達洛村里的每一個村民、孩子都認識孟彬書記,可是當他來到母親的病床前,母親卻不認識他……”
“孟彬書記心里難過,可還是沒有離開達洛村,因為他說,當他第一次踏上達洛村的土地時,看到孩子們眼睛中的單純、淳樸,那是對知識的渴望,對世界的好奇。”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他想點一盞燈,來照亮這些孩子求學之路。”
“在孟彬書記不懈的努力下,達洛村幼兒園、小學相繼成立,就在一切都朝著美好方向行駛的時候……”
“孟彬書記在從西昌回達洛村的路上,遭遇泥石流不幸遇難,而、而他的車上……都是學生的教材和文具……”
徐永林書記說不下去了,用著衣袖抹著眼淚。
陳灝聽得也十分動容。
脫貧攻堅,是國家大計,也是共產黨的使命。
而第一書記,便是沖在脫貧攻堅戰的最前沿陣地。
2019年6月17日凌晨,桂海省第一書記黃文秀,在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
2019年7月22日下午6時許,黔省駐中寨鎮大坪村第一書記文偉紅在去大坪村民組查看烤煙產業時,意外觸電身亡,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崗位上,年僅45歲;
2019年10月16日,山城駐蒼嶺鎮大河口村第一書記冉景清,在工作中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犧牲在脫貧攻堅的崗位上,年僅41歲;
2019年11月……
有人從山里走了,就不再回來。
有人從城里回來,卻再沒有離開。
在建D百年迎來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在這背后,是1800多名第一書記、基層干部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
如果奇跡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
陳灝有個疑問,“徐書記,你怎么了解這么清楚?”
“因為,我是孟彬書記原單位的同事。”
徐永林書記手摸了摸左胸口的黨徽,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孟彬書記未能完成的使命,那就由我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