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辰是復旦大學數學系的博士生,而且還是明年就畢業的那種。
不過他不怎么擔心就業問題,畢竟復旦的數學是國內僅次于北大的。
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里,數學A+的只有三個學校,分別是:北大、復旦、山大,這三個學校幾乎可以說是數學類第一檔次的。
評估為A的倒是有六個學校,分別是:北師、清華、南開、上交、中科大和西交。而這些年發展下來,西交掉隊了,換成國科大上去正好是數學類第二檔次。
這次看到新聞,才知道【x^3+y^3+z^3=33】這道難題被證明了,而讓他更震驚的不是證明者是中國人,而是對方竟然只是一個在讀本科生!
再想想自己博士生的身份,有一種活到狗身上的感覺。
郁悶歸郁悶,但是看到新聞評論區輕視的評論,錢辰不由得生起火氣。
像數學這種基礎學科,不像是那些能夠快速產出的工科,需要長期的堅持探索,而且即便是探索出來了也不能馬上轉化為金錢。
這些網友的留言,都是急不可待的想轉化為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金錢。
可是,這些都不適用于基礎學科上。
這也是為什么國內的基礎學科很難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
想到那位名叫陸舟的本科生竟然來自光華大學,錢辰感慨道:“光華大學有點厲害啊。”
光華大學連個數學系都沒有,結果還能培養出陸舟這樣的神人,太不可思議了。
不過北大的許晨陽教授去了光華大學后,據說正在籌備數學學院,加上光華大學揮著鈔票四處招攬人才,指不定還真能折騰出什么。
不知道為何,錢辰的腦海中突然萌生出一股大膽地念頭。
“要不,去光華大學?”
下一秒,錢辰的腦袋又像個撥浪鼓似的搖晃著腦袋。
“不行不行,我一個復旦博士去光華大學也太虧了,不如還是留本校。”
以他導師的地位,加上自己的實力,留校任教問題應該不大。
只是,想去光華大學的念頭如同雜草般瘋狂生長。
好在這時,敲門聲響起。
來人是他的鄰居章懷,同一年入學,不同導師,不過關系還算可以,也經常一起吃飯、聊聊論文啥的。
復旦大學的研究生宿舍還算可以,碩士生兩人一間,博士生單人間,不過是四室一廳那種。
值得一提的是,碩士得學碩才有宿舍,這兩年學校領導腦子秀逗了,專碩還不提供宿舍,真是惡心死人了。
“老錢,你吃飯了沒?”
“還沒,咋了?”
“有點煩心事,一起出去擼個串不?”
“行,你等我一下。”
隨后,兩人離開宿舍樓,到小吃街上找了家常去的燒烤店。
點好東西,兩人邊吃邊聊著天。
起先聊著各自正在寫著的論文,然后話題莫名扯到了陸舟的新聞上。
“這個陸舟真的厲害,估計能發在四大上。”章懷灌了口啤酒,一臉得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