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你先別急著拒絕,我就問你一個問題,你真的打算在日本定居一輩子嗎?”
“想想你之前,有幾年沒回國回家了?”
面對黃杰這一問,吳玉成沉默了。
日本雖然科研環境比國內好一點,可這里的社會環境挺壓抑的,尤其是地鐵紫砂幾乎是每天都在日本各地上演。
少子化+老年化,對日本的影響是肉眼可見的。
這里更適合短居一年半載。
“過幾年應該會回國吧。”吳玉成緩緩說道。
現在國內對先進陶瓷行業也逐漸重視起來,也在扶持一些從事先進陶瓷行業的公司,中國與日美德三國的差距一步步地縮小中。
吳玉成怎么想,黃杰一清二楚,他毫不隱晦地直言道:“老吳,你是打算攢幾年經驗,到時候走人才引進回國,然后進入中科院系統或者到高校任教是吧?”
“咱們國內的科研環境你是清楚的,在日本你已經熬了幾年,回國之后又打算熬幾年?”
“究竟什么時候能熬出頭?”
“45歲?50歲?還是55歲?”
吳玉成張了張嘴,又閉上。
他不知道該怎么反駁。
因為,事實的確如此。
黃杰的聲音繼續響起。
“我回國后就一直待在張江實驗室,那里薪資待遇挺高的,955也很輕松,可這般咸魚的生活只會像慢性毒藥腐蝕我們的學識。”
“我現在加入光華大學,對方直接給我開組的權限,3000萬起步的科研經費,50人的科研團隊。”
“我今年才多大啊?換成其他學校,能讓我擔任實驗室主任嗎?”
“絕不可能!”
“而且,當初我們求學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以一身所學報效祖國!”
“現在機會來了,我們國家在先進陶瓷領域落后的地方太多,尤其是原材料高純氮化硅粉一直受限于日本UBE公司,這樣怎么行。”
“一定要填補我國在高純氮化硅粉領域的空白!”
“芯片卡脖子我們只能干看著,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在高純氮化硅粉上,我們可以做到的!”
說到最后,黃杰幽幽地說道:“我們能有今日的留學環境和條件,是一批批留學前輩們造就的。是他們學成歸國,讓國家變得繁榮昌盛,讓中國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巔,讓洋人不敢再小覷我們。”
“華羅庚先生、錢學森先生,他們當初在美國的待遇是我們在日本的幾倍不止,可是這兩位先生放棄在美國的一切優待,毅然踏上了歸國的路程。”
“老吳,回來吧!我在光華大學等你!”
良久,吳玉成苦笑一聲。
他嘆道:“以前也不知道你口才這么了得啊,你這都這么說了,我又如何能拒絕。”
“況且,我吳玉成的一腔熱血還在呢!”
“為了國家民族,我應當回去!”
不知為何,吳玉成腦海中浮現一段話: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求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
ps:今天就一章了,還剩一章明天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