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對方的話,陳灝心中一喜,直接問道:“這兩個期刊,哪個審稿速度快點?”
不問清楚不行,sci論文的發布,需要消耗的時間太長了,甚至三個月都有可能。
論文的審核一共有三道程序,分別是初審、外審和終審。
一般來說,作者把論文投到到期刊社之后,雜志社的編輯開始對稿件進行初審,稿件通過最初的評估后,就可以外審。
而通過初審的論文,執行主編把論文交給給相對應的副主編,副主編開始根據稿件的內容找到合適的審稿人,等待審稿人作出評價后,再根據所有審稿人的意見決定是否接收稿件。
至于最后的終審,審稿周期與期刊的稿件數量有直接相關,稿件量大的雜志,審稿周期就會比較迅速,有的1、2周就可以收到回復,有的可能在三個月左右。
不同的期刊審核標準不同,所以對這些陳灝還是需要問清楚。
對他來說,只要是影響因子過10的期刊,哪家審核快就投哪家!
“這兩家的話,《納米快報》審核的會比較快,初審結果一周就能出來。”陳沖沉思了一下,這才說道。
只是說完會,他有些好奇。
“校長你問這個干嘛,你該不會要把光子屏投sci吧?現在實驗室還……”
“好了,你好好忙你的實驗室,我這里還有事。”沒等陳沖說完,陳灝便直接打斷了對方的詢問。
“問那么多干嘛~”陳灝撇撇嘴,現在忙得很。
知道要投哪個期刊后,陳灝直接動起來,打開對方的投稿系統,開始了投稿流程。
沒多久,郵件發送出去。
《納米快報》的雜志社是設在大米國,而大米國與華夏有12個小時的時差,現在正是對方的凌晨時分。
三天后。
大米國,《納米快報》編輯部。
學術編輯安德烈打開一封投稿論文。
標題的題目叫做“人造金剛石納米單晶體的高清晰成像與光電運算一體化”。
看著這個標題,安德烈眼前一亮,但是當他的目光停留在投稿人后,眉頭皺起。
“GuangHuaUniversity,HaoChen?華夏人?怎么不是櫻花人?”
目前世界對金剛石研究最深的是櫻花國國立材料研究所,也是被學術圈譽為最有望突破的研究機構。
而對于華夏,安德烈承認有點偏見,因為平時收到的稿件不少,但其中灌水的理論研究論文,占比最大的就是華夏人。
時間一長,讓他覺得這個國家的科研水平太糟糕了。
而且這個光華大學他從未聽過,要是清華大學或者華夏科技大學,他還會給予重視。
來自華夏,而且還是一個不知名的大學,安德烈面無表情的迅速掃視完論文。
然后,他對本封稿件的回復是:
拒稿!
ps:今天周五,又沒來推薦位,看來試水推一輪游了,真的難受,估計到上架前都沒有新的推薦了,唉。
這本書成績不太好,也怪我開書有些倉促,但有“夢幻人生”“橘子好酸”“ohmonk”“專屬你的爺”等幾個書友一直以來的投票支持,本書不會太監的,每天兩更穩定更新。
求推薦票安慰,今晚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