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被米國制裁,芯片將斷供,任宗華與臺積電聯系,直到沒辦法后,最后在姚興國的建議下打電話給陳灝,陳灝說需要支援,然后與陳沖商量下需要哪方面的人才,順便談了下條件。)
“陳校長,我也不跟你說些客套話了,華興現在出現芯片危機,現在是華興手機生死存亡的時候,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任宗華沉穩地說道。
不是來問罪的就好。
陳灝松了口氣,沒多想的說道:“啥問題,任總你說。”
“我想問下光華是不是在研發光芯?”
“這個……這個……好吧,不瞞任總你了。我們光華的確是在研發光芯片。”
“光芯片的制作工藝中,應該用不到光刻機吧?”
“用不到。”
任宗華聽到陳灝的回話,心中瞬間一喜。
華夏的芯片為什么難以發展?
阻擋的原因就是缺乏先進的光刻機設備。
而如果能跳過光刻機,那么華夏與世界的芯片水平將回到同一起跑線上!
只是任宗華還沒高興一會兒,陳灝的下一句打擊到來。
“但是目前我們的光芯實驗室進度緩慢,關于華興芯片斷供一事情,我也有所了解,恐怕……”
陳灝猶豫了下,還是說了出來,“恐怕短時間內難以研發出來。”
“需要多久時間?半年時間夠嗎?”任宗華想了想,半年時間華興還是能夠撐得住。
目前華興的庫存能夠撐三個月,臺積電那里這段時間也能再供應一批過來。
畢竟漂亮國的聲明還沒開始執行,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也夠臺積電再生產不少了。
“半年時間?”
陳灝把筷子一放,自信思考著其中的可能。
一個科研的項目,越是高精尖,而它的難度就越大。
比如生物制藥領域,為何很多重要的藥品都是國外的生物巨頭研發出來的?
比如阿莫西林等。
因為一個新藥的研發周期和成本是非常高的!
即便是葛蘭素史克、強生、輝瑞這些生物巨頭研發一個新藥,都需要幾十億美元的投入和高達數年以上的研發周期。
最終的結果,還不一定能成功!
以國內的體量,根本撐不起新藥的研發,那只好一直向國外進口了。
好在國內有個東西叫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