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近些年新開設的一級學科網絡空間安全專業,便體現出國家已經開始重視網絡安全的問題,并開始培養相應的人才。
但其實這些網絡安全專家,大部分都是防范企業的信息安全。
至于用戶的安全,防外界入侵當然得防。
可自家搜集用戶的隱私信息……咳咳,這叫商業行為不叫偷窺。
鄭天宇所提及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總歸還是值得表揚和贊許。
想了想,陳灝發了兩個個語音過去。
9'':“你的這種想法很好,值得去做,但是你想的有點簡單了。”
25'':“隱私泄露主要分為三種方式:主動型、被動型和惡意泄露型。你們這個防范的只是被動型隱私泄露,其他兩個根本防不住你知道嗎?”
主動型就是我們在各個應用中,主動的填寫一些資料,這都是泄露我們個人信息的一種最常見的途徑。
比如在一些交友軟件、貸款軟件填寫的興趣愛好、家庭成員、工作信息等。
被動型則是用戶在搜索引擎搜索物品、社交軟件聊天等途徑記錄下用戶的行為軌跡。
這些都會被大數據給記錄了下來,然后被推薦到各處。當然,其實這些搜集信息的行為是不正確的,但一般不會給用戶造成危害。
惡意泄露型便是一些黑客通過技術手段或盜取你電腦的資料,或盜取別的公司數據庫中的大部分資料,然后出售給其他有需求的人。
鄭天宇說道:“我知道,但我覺得至少做出一點什么也是可以幫助到網民們。”
陳灝問道:“可是你知道要面臨的是什么困難嗎?”
這個事情可不像表面上那么簡單。
且不說軟件在偷偷獲取你的隱私信息,連各大手機品牌也在這么做。
無論是華興還是蘋果,哪個在這上面屁股是干凈的?
大家都在大數據搜集信息,互相倒賣。
你倒好,要上來阻止大家的信息搜集?
這不是以一敵眾嗎?
而且用戶信息安全真的是你想防范就能防范住的嗎?
移動互聯網+人手一機+實名制=人物畫像。
網上購物會暴露了你的住址,購物癖好。
使用導航會暴露你每天的行蹤,可以推算你的住址,公司地址。
交友網站會暴露你的個人情感狀況,家庭情況。
……
這些數據加起來完全可以得出你的個人畫像數據,可能這些互聯網企業比你還了解你自己。
互聯網無處不在,而在網上的行為都被記錄下來,就好像24小時都有攝像頭在監控你,是不是覺得后背一涼……
互聯網從一個匿名的時代進入到實名的時代,而將來又會進入一個匿名需求的時代,畢竟誰都不愿意背后隨時有只眼睛盯著。
鄭天宇的這個想法,吸引起陳灝的興趣。
大數據時代,軟件搜集大數據可以啊。
但是能不能請你在軟件內搜集?出了軟件,我聊天、購物、通話都被你偷窺著,這就過份了。
恰好因為光子屏的事情,各大手機品牌商還真不敢得罪光華大學。
他不光要支持鄭天宇搞這個,還要自己進來親自主導!
至于盈利問題……直接做成免費就行!
他可以燒錢提升光華大學的口碑和社會責任感!
“這個反大數據app于社會有益,我和學校會大力支持你們!”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第二章終于來了,唉。
生活艱難。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