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光華這里的光芯實驗室是國家重點關注項目,帶走一部分資料過來,也不是不行,只是想要費一陣子口舌。
當時只想著盡快推進光芯研發進度,也沒多想,就讓陳平教授直接帶人過來就行,沒必要去為了一部分資料把時間耗在那里。
現在他有些后悔了。
“真是蛋疼。”陳灝倒吸了口冷氣,感覺牙口一酸。
睜開眼睛一看,車子行駛在中山路步行街上,距離白鷺酒店直線距離不到2公里。
透過車窗,看著窗外的熙熙攘攘的人群。
有手牽著手在街上打鬧的小情侶,也有時而拍照停下步伐的一家四口。
他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羨慕。
不過僅是一瞬間,便消失不見。
車子很快停下,下車后打了個五星好評的陳灝,看了眼身旁的白鷺酒店。
并沒有直接進去,而是走入一旁的地下通道。
片刻后,出現在馬路對方的陳灝。
環島路的一旁,在欄桿外,是泛著波浪狀月暉的大海。
迎面而來的海風,讓陳灝有些躁動的內心漸漸平靜下來。
倚靠闌干,陳灝陷入了沉思中。
今晚和陳平教授、任弘教授的一番談話,讓陳灝對于饒教授的印象變得深刻。
一時間,心中有些感慨。
國內的科研風氣相比國外如何?
陳灝是沒體會過,但今晚從陳教授的口中得知的信息,卻是讓他一驚。
“在華夏,為了獲得重大項目,一個公開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與某些人拉關系重要。”
“之前我就親眼目睹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賠笑臉。”
陳平看不慣這種科研風氣,但他只能忍著。
有些時候搞科研的,在地位上遠遠不如這些搞行政的。
比如之前的華科院某一研究所,90多位研究人員集體辭職,很能體現出來。
這90多人,都是博士學歷,并且有70多人都是有編制的。
在上個世紀末,當時有一句順口溜: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的。
即便是有編制,但薪資待遇對比華興、藤訊那些三四十萬年薪起步,甚至國外頂尖公司開出的百萬年薪價格。
本來薪資待遇就不高,還動不動受欺負,奉獻不是光憑嘴上說的。
肯尼迪有一句名言:“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么,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么。”
這也是陳灝回國的原因。
他想回來為國家做點什么。
起初他想的在自己擅長的計算機領域作出一番事業。
但系統的出現,打斷了他的計劃。
可隨后,他發現一條更好的方式。
見識過國內外教育差距,陳灝他想看看能不能在教育界上掀起一場滔天巨浪。
他要讓光華大學成為世界第一的大學。
不光這里有著世界最頂級的知識,還有最好的科研環境!
學生可以不受打擾潛心學習,學者也可以不用操心物質條件、不用為了科研彎下脊柱去求資金。
“世上有太多的聰明人,他們的世界里沒有狂飆、沒有粉彩、沒有俠義,也沒有星星和文天祥,他們沒有理想主義,他們太貧乏了。”
饒教授本可以做這樣的聰明人,本可以活得像聰明人一樣舒服,但他不齒也不屑這樣做。
陳灝也不愿做這樣的人。
抬頭,入目是漫天璀璨的夜空。
他輕笑一聲,嘴角勾起一個好看的弧度。
“做這樣的人實在是太無趣了。”
轉身,一頭扎進洶涌的人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