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華大學教育改革3.0版本。”
改革,是一門大學問。哪有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連他自己也是摸著石子過河,邊請教一些資深教育人士,邊制定改革措施。
“1.院系重新規劃。”
陳灝想了想,之前和鄭強的院系設置不太成熟,若是要弄通識教育,那肯定是任何學科都有才行。
培養全才和專才是不一樣的。
陳灝眼神篤定,望著窗外低聲說道:
“黃虹教授確實給我提了個醒,只要是我們光華的學子,學校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好學的學生!”
比如支教老師,應該是對每一位學生都報以認真態度,而不是只為了挖掘某個人才。
之前他有點鉆牛角尖了。
像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雖然各個學院之前有強有弱,但每個學院都很牛皮。
可是陳灝現在折騰的,弱勢不改變,以后會是光華學院一起絕塵,其他學院就會普通點。
“全校都通識教育的話,那得把人數給控制住了……”想到這個陳灝就有些頭疼。
華夏大學人數太多了,只要是二本以上的學校,普遍都有2萬人左右。
名氣越大的學校人數越多。
北京大學本科生14465人、碩士生10031人、博士生5088人。
清華大學本科生14000人、碩士生14000人、博士生7000人。
而哈佛大學本科生6699余人、碩士及博士研究生13120余人。
麻省理工學院本科生4602人、研究生6972人。
斯坦福大學本科生數7083人、研究生9437人。
從國內外著名大學對比,可以清晰地看出問題。
按照生師比10:1來說。
1萬名學生,就需要配置1000名教師;5萬名學生,就需要配置5000名教師。
學生越多,需要的大學教師就越多,然而很多國內大學只管擴招,教師上卻沒有跟上,這就導致教學水平下降。
生師比為10是一個健康比例,越低對學生越有利,越高對學生越有害。
陳灝沉思了片刻,想了想。
“學生人數最好控制在2萬人左右,本科生和研究生各一萬最好。”
但是眼下研究生上人數太低了,在校生才幾百人……至少眼前3年內的重心還是本科生上。
“2.去官僚化,提高效率!”陳灝認真地落筆。
有時候想要辦一個手續,要好幾個部門通過才行,而且有時候行政過度插手科研,還有什么論文領導掛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等騷操作。
“手續必須精簡!專業的事情專業的人來做!嚴打學術腐敗!”陳灝念叨著寫道。
光華大學跟其他大學可不一樣,這是私立大學,他是董事長,想要改革就改革,不愿意就滾蛋。
“3.全校通識教育,擴招專任教師!”
陳灝忍不住呲牙,嘆了口氣道:“在薪資待遇上,這筆支出未來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啊!”
按照生師比10:1,光華大學2萬名學生,就得配置2000名教師。
而光華開出的薪資待遇可不低,尤其是光華青年和光華學者兩個人才計劃給的待遇更高,累積在一起,光是一年要支出的數字就得以“億”為計算單位了。
“好在還有光子屏在。”陳灝搖搖頭,要是沒有這些新科技撐著,哪怕爺爺留給他的那些產業也經不起這樣折騰。
“4.……”
一小時后。
足足寫了六點,這才把整份改革方案也寫完。
“不愧是我寫的,針不戳啊!”看著筆記本上的內容,陳灝滿意地點點頭。
想起請假回去的鄭強,陳灝有些落寞,唯一一個討論的人也不在。
“老鄭啊,快點回來吧!”
ps:雙倍月票,求月票支持!!!
感謝“秦歌z”同學的14張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