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與《Nature》正刊合作舉辦的論壇將會是一場學術界的盛宴!
還有邀請一些國內外在材料、半導體,物理三個領域的世界頂級學者上臺作專題報告。
人數差不多18-25人之間,畢竟只有3天的活動時間,按一人45-60分鐘的發言時間,這個人數差不多。
而參與這次論壇的專家人數也大概在150-200人之間,必須得有參會門檻,不然人數太多會降低逼格。
國內學者參與人數在50-80人之間,材料、半導體與物理的比重大概為2:2:1。
也就是說材料和半導體人數為二三十人左右。
而且光華作為舉辦方,就得占幾個名額,剩下的也就一二十人,鷺島大學雖然是名校,但是在材料和半導體上并不怎樣。
如果換成是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舉辦的話,鷺島大學鐵定是沒資格被邀請。
但是在鷺島,抬頭不見低頭見,加上光華前陣子還和對方簽訂了互相幫扶協議。
陳灝琢磨了下,還是得給出幾個照顧名額。
“鷺島大學,鷺島理工大學,華僑大學,鷺島交通大學,每個給一個名額吧!”陳灝念叨了一聲,在名單上添加了四個名字。
鷺島大學——許六安,國內半導體領域知名學者。
華僑大學——陸辛,國內材料領域知名學者。
鷺島理工大學——姜文軒,國內材料領域知名學者。
鷺島交通大學——范志業,國內微電子領域知名學者。
這幾個人數,基本上都是這四所學校的領軍人物,雖然不是國內第一階梯,但也是能夠排上號的。
至于鷺島師范大學、集美大學等就算了……
喊過來湊人頭嗎?
至于光華大學自己的名額,材料也就任浩然、陳沖、方浩森這三人,恩……還得加加上一個朱晨,雖然領域稍微有所差別,但這種的國際交流還是不能錯過。
倒是半導體那里會有不少人,基本集中在光芯研究中心那里,國內芯片的第一階梯除了北大以及少數幾個學校,其余都被光華一網打盡了。
把鷺島和本校名單解決后,剩余就是國內的一些學者。
別的領域不好說,但是材料和半導體領域他還是很清楚,很快名單上的名字一個一個地多了起來。
國內參加論壇的邀請名單和需要上臺作專題報告的名單也都漸漸完善。
……
南韓,首爾市的一處豪宅里。
“西八!”
“真是廢物,這點事情都處理不好!”
“既然失敗了,那就讓《中央日報》、《東亞日報》那兩個蠢貨去為這次事件負責!”
幾聲怒吼后,李在镕直接掛斷電話,連續幾次深呼吸后這才稍微平緩下去。
作為南韓巨頭三星集團的掌門人,李在镕最近的日子可不太好過。
其父李健熙雖然是上個月因病去世的,但是早在2014年就查出心臟有問題,從那一年開始,李健熙就開始把三星集團的半導體與電子業務慢慢過渡給李在镕。
哪怕有6年的緩沖期,但三星集團太過龐大,而今的李在镕也不過掌握了三星電子、三星生命這兩大子公司,其他的三星物產、三星康寧等都落在李在镕的兩個妹妹和其叔父手上。
商場無父子,當初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喆育有三子五女,長子李孟熙、次子李昌熙,最小的才是李健熙。
而這位李秉喆是個傳統的人。一直遵循“傳男不傳女”,“傳嫡不傳庶”的家規。所以一直把李孟熙帶在身邊培養,其余兩子不甘心也沒用。萬萬沒想到,被視為繼承人的長子不堪受用,因為能力問題被三星股東聯名上訴,最后李秉喆收回管理權。
管理權被收回,長子自然不甘心,于是偷偷收集父親的黑料,舉報到青瓦臺,想要扳倒自己父親上位。
沒想到老二李昌熙替父扛下進入監獄服刑,本以為替父坐牢蹲幾年出來后就能成為繼承人,沒想到蹲監獄的幾年里,老三李健熙獲得了李秉喆的信賴,老二出來后看到自己白進去蹲了幾年,一氣之下想要學老大當年的所為,收集者李秉喆的黑歷史,想要干掉這個無情的男人。
能夠創立偌大的三星集團,李秉喆自然不是蠢貨,怎么會在同個地方跌第二次跟頭?
老二還沒舉報到青瓦臺便被李秉喆控制住,親自把自己兒子送進了自家開的精神病院。
《余罪》有句對白。
老干部對新人說:“我活了這么久,明白了一個道理,走得最遠的從來不是最聰明的人。
“那是什么人?“
“是善于掩藏和習慣低調的人。“
李健熙就是這個人。
1987年,李秉喆離世。
從此,三星正式進入李健熙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