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你說是韋神厲害還是咱們學校的陸神厲害?”
“這個……我覺得韋神應該更厲害吧?”男生有些遲疑地回道。
“這個我不同意,我覺得還是我們的陸神厲害,畢竟高教社杯第一名!”
“陸神也只是在我們學校厲害,韋神才是真的厲害好嗎?兩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的滿分金牌,還有誰?”
這話一出來,前面那個吹陸舟的男生也頓時啞口無言。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第一名和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第一名,這兩個概念可不一樣。
更別提后者在大學時期還拿下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的華羅庚獎金獎、陳省身獎金獎、周煒良獎銀獎、許寶騄獎金獎、林家翹獎金獎、丘成桐獎金獎。
“韋神再牛也跟我們沒關系,反正陸舟就是牛!”男生嘟囔著說道。
“我不管,韋神就是強!”
幾人吃完飯,端著餐盤邊走著路嘴上還在討論著。
陳灝則是眉頭一挑,輕聲念了一聲。
“韋神?應該講得是韋東易吧?”(諧音)
“打開抖音看看。”
像這種事情,一般都是網上走紅了。
不用多想,抖音上熱榜肯定有。
對于韋東易這個人,陳灝在MIT的時候就聽到有人提過。
北大有「四大瘋人院」傳說,所謂瘋人院就是集結天才、鬼才、怪才的院系,數學院則名列四大瘋人院之首,而韋東奕就相當于是瘋人院的首席掃地僧,被譽為陳景潤的接班人。
數學能力很強,而且還是IMO金牌滿分,歷史上也不過只有三人達到這個成績。
打開抖音熱榜,果然看到了一個【北大數學大神手提饅頭接受采訪】的話題。
點開一看,一個樣貌普通的年輕人,手提著一袋饅頭和拎著一大瓶農夫三拳的礦泉水接受采訪的視頻。
視頻一掃而過,倒是評論區讓陳灝看了忍不住笑了出聲。
“狗的智商40左右,普通人100左右。韋神163。所以他看我,跟我看狗差不多!”f
“韋神作為一個天才還吃饅頭和喝礦泉水,那肯定是通過計算得出,饅頭+礦泉水是最契合大腦的需求!我決定了,以后我也買這個體積的礦泉水!”
評論里還有人討論稱贊韋神的的資質在黃金一代之上,甚至什么數學第一人。
還有的說什么韋神要是接受了哈佛大學的邀請去了哈佛就回不了北大。
對于這些陳灝直接翻了個白眼。
2000年前后,北大數學系涌現了許晨陽、惲之煒、張偉、朱文韻這一批頂尖數學天才,所以也叫做“北大黃金一代”。
這四人都是中國的頂尖數學天才,然后此刻都在國外名校任教。
是他們不愛國嗎?
2012年,許晨陽拒絕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優厚待遇,毅然決然地回到自己的母校北京大學任教,想要讓全世界再次見識到中國數學。
然而6年后,許晨陽突然前往MIT任教,只給好友留下三句話:
1、華夏數學界造假過于嚴重,如論文造假、學術造假現象太多。
2、學風過于浮躁,人們過于急功近利追求名利。
3、排資論輩觀念難以改變,青年科學家的研究經費得不到保障,對年輕人扶持力度不夠,很多時候都是只看年齡不看水平,自己再留在國內得不到更好的發展。
被華夏一手培養的天才,學成歸國,但最后卻選擇重返漂亮國任教,讓人感慨不已。
想到這個許晨陽,陳灝眼中陷入回憶。
在MIT的時候,一次聚會中與對方認識,聊其他的都還好,只是一聊到北大,對方就陷入了沉默當中。
陳灝不知道在回國到北大任教的六年里,對方經歷了什么,才讓這個昔日的數學天才在最光輝的時刻急流勇退。
不過許晨陽在離開時提出的三個問題,的確命中了華夏數學界乃至華夏學術界的問題。
華夏人才輩出,但為何卻留不住科研人才呢?
想到這,陳灝眼神閃爍著光芒。
“現在跟過去不一樣了,有光華在,人才不能再流失了!”
因為想著這些事情,扒飯的速度都在降低,飯吃著都涼了。
陳灝眉頭一皺,站著來準備端著餐盤離開,卻突然瞥到了一個人。
身形頓時止住,然后向著對方招了招手,喊了一聲。
“陸舟,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