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章下午修改過,可以重新刷新一下)
“莫倫科夫先生,針對光華大學的光芯事情,我希望英特爾和高通能夠握手言和,一起對抗華夏!”英特爾公司CEO斯旺一臉嚴肅地說道。
其實英特爾和高通之前的關系并不好,大部分情況下撞見了,那都是在競爭當中。
在PC時代,英特爾是芯片領域的絕對領導者,但由于對移動產業的誤判錯失移動端,導致了高通的崛起,一舉稱霸移動通信芯片。
準確的說,這兩家都不是單純的處理器公司,英特爾更多的屬于IT(計算機業),高通則屬于CT(通信業),而兩者的恩怨最早源自于3G時代。
那個時候,3G里的三大國際標準,分別是中國的TD-SCDMA,美國的CDMA2000,以及歐洲的WCDMA。
說到CDMA2000,當時的核心專利都是掌握在高通手中的。
迫于3G里三大標準都是以CDMA為核心的,所以在三大3G標準的產品,都不得不向高通繳納巨額的專利費,也被通信業稱為是“高通稅“。
后面由于高通收專利費收得太狠,所以整個通信業還是怨聲載道的,都想暗搓搓地踢開高通。
巧的是,通信業踢開高通的曙光,恰恰是英特爾帶來的。
2001年,Intel拉攏了一批小伙伴,成立了Wimax論壇,想要繞開高通自己玩,最終在2007年10月,Wimax被國際電聯接受成為了3G的第四個國際標準。
當時美國的運營商、設備商都宣布支持Wimax,這動到了高通的利益,高通肯定忍不了,非常強烈的抵制Wimax。不僅僅在各種場合貶低Wimax,還拒絕生產Wimax芯片。同時還以斷供芯和高額的回扣去要求蘋果公司也宣布抵制Wimax。
最終Wimax因為種種原因夭折了,但英特爾和高通的梁子從此也就結下了。
后面還因為蘋果手機基帶訂單、路由器芯片市場等方面打得可不開交,兩者之間的合作幾乎其微。
如今,卻被光華大學光芯嚇得兩個老對手竟然要握手言和了。
“合作是沒問題,但是該怎么合作?又該怎么對抗光華大學正在研發中心的光芯?這些才是重點。”高通公司CEO莫倫科夫臉色平靜地說道。
“謝特!這的確是個大問題,但首先不應該確認好合作關系,再商議如何對付光華大學嗎?”斯旺低聲咒罵了光華大學一句,與莫倫科夫不同的是,他的臉色并不太好看。
這次在華夏舉辦的2020Nature中國論壇,對方似乎根本沒打算要保密,只要有媒體申請直播都行。
尤其是華夏時間早上光華大學陳灝、陳沖以及任弘的三場報告會上,英特爾公司直接是所有高層都集中在會議室觀看著。
聽完任弘的報告后,會議室里懂技術的幾名專家陷入了沉默當中。
很顯然,光華大學這次的光芯技術被攻破只是一個時間,至于一年的時間……
希望不是很大,但還是有一定可能。
再聯想陳灝作的那場報告,對方的光子屏已經不滿足手機屏幕市場,準備進軍電腦屏幕、電視屏幕等市場了。
等對方的光芯實現量產后,對方不可能只專注于手機芯片,指不定還會涉及到PC芯片領域。
那等光芯進入PC芯片領域,英特爾哪里能扛得住?
所以,當前緊要的是,必須在對方研發成果之前制止住對方。
“那斯旺先生覺得我們有什么辦法?”莫倫科夫臉上露出譏諷,仿佛這一切都與自己無關似的。
“制裁對方?”
“怎么制裁?”
透過屏幕,莫倫科夫冷眼看著斯旺。
“光子芯片與傳統的電子芯片不同,完全可以繞開許多步驟,而且華夏已經從EDA軟件到封裝測試上已經出現了一批不錯的企業。”
莫倫科夫的聲音還在繼續。
“而且我相信斯旺先生應該也收到消息了吧?華夏在鷺島可是設立了一個光芯產業園,已經有一批芯片關聯企業已經入駐了。在那個國家的偉力下,他們已經在為適配光芯量產做調整了。”
莫倫科夫的聲音里有些疲倦、失落和力不從心。
華夏不像普通的資本主義國家,很多企業都是國企、央企,這些企業在那個國家的調控下可以如同繩子一般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