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搖搖頭,又是咒罵又是嘆氣地解釋道:“因為那家企業認為全固態鋰電池在商用上比鋰空氣電池更早,所以他們去贊助了一個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究團隊。”
“該死的全固態鋰電池!法克!”
“未來的新能源是屬于鋰空氣電池的!”
接連發泄了幾句后,男人像是一個泄了氣的氣球,整個人萎靡不振。
陳灝有些同情地看了他一眼。
下一代電池的理想載體是什么?
不是什么鋰硫電池、鈉硫電池,更不是什么狗屁石墨烯電池,石墨烯電池就是拿來唬人、刷論文的。
全固態鋰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液的鋰電池。
固態電池一般功率密度較低,能量密度較高。由于固態電池的功率重量比較高,所以它是電動汽車很理想的電池。除安全性較傳統鋰電池優越外,全固態鋰電池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充放電循環壽命很長,最長可達45000次,并保存95%的初始容量,這點可讓其它種類電池望塵莫及。
而且,車企在固態電池方面的進度,比電池企業更加迅猛。
大眾曾宣布計劃研發續航1000km固態電池;
豐田汽車預計2022年完成固態電池的研發工作,并計劃于2030年實現量產;
寶馬與漂亮國國固態電池商SolidPower達成戰略合作,加快固態電池的研發;
現代宣布投資位于馬薩諸塞州的IonicMaterials公司,主要進行固態電池研發工作……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對整車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難看出,固態電池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新的戰場。
像什么“充電1分鐘,續航800公里”,在全固態鋰電池上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行業內預測,大概在2025左右,全固態電池大規模商業化或將到來。
那鋰空氣電池比全固態電池好嗎?
答案:好!
可是全固態電池眼下就能看到希望,但鋰空氣電池樂觀的估計都要10以后才有可能實現量產。
企業可以等3年、等5年,但是等10年……有些壓根還沒撐到那時候就倒閉了。
加上鋰空氣電池是一個持續性且耗資巨大的投資,所以對方取消贊助也是十分能理解的。
“你叫什么名字?”陳灝問道。
“我?”
男人愣了一下,摸摸鼻子,自我介紹道:“我叫凱南·布尼爾,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的一名教授。”
“哦對了,我自學過一些中文,你也可以叫我周…瑜。”講到最后兩個字,布尼爾略有些艱難地把中文念出來。
“系統,使用學術之眼。”陳灝心里默念道。
在彈出的系統界面里添加好信息,片刻后一個新的界面跳出來。
【科研項目:鋰空氣電池】
【研發人員構成: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布尼爾教授】
【研發成功率:15%】
光是一個人就有15%的成功率???
這要是一個完整的明星科研團隊的話,豈不是……
陳灝雙眼瞳孔一縮,把內心的喜悅給強行壓下去。
臉色平靜地伸出一只手。
“布尼爾教授你好,我是光華大學的校長陳灝,很高興認識你!”
“關于鋰空氣電池贊助問題,我覺得我們可以找個咖啡廳坐下來聊聊,你覺得呢?”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鋰空氣電池資料真多,看花眼了。簡單說找個技術才是解決能源的重要助力,但是技術難度大,按照更新換代來說,應該是5年內解決全固態鋰電池,然后10-15年再解決鋰空氣電池。
因為全固態電池已經快完成了,為了超車,所以給主角安排了鋰空氣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