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材聯全程為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盟(InternationalUnionofMaterialsResearchSocieties),簡稱IUMARS。
國際材聯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學術聯合組織之一,也是聯合國國科聯(ICSU)的成員,成立于1991年,總部設在美國,在全世界材料學界具有重要影響。
一個中國人擔任這種國際性重大學術組織主席,有給中國帶來什么好處嗎?
當然有!
咳咳,比如在2019年1月1日當天,國際材聯總部的一些部門已經由漂亮國西北大學遷至中國京城,至少在發聲上,可以減少許多麻煩。
韓教授想了想說道:“根據目前的反饋來看,這次大會共有1.2萬新材料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者參加。”
1.2萬名對比1165名,好像是后者的10倍不止,按人數算的確是吊打對方。
但不是這么對比的,這一萬多人里,絕大部分都是由研究生組成,完全就是給分母湊數的。
光華那里可是有一半都是國內外的知名學者,而且大牛不在少數,國內外院士更是就有近百名了。
“1.2萬名?”
裘勇教授念了一聲,抬起頭果斷地說道:“1.2萬名還不夠!既然早搞大,我提議再擴大參會人數,可以再放出三千的名額!”
這話一出,大佬們交頭接耳地討論著,看起來還是可行的樣子。
人數多了,至少場面也壯觀。
接著就這次的大會籌備問題,討論就去了半小時。
后面又針對其他問題討論了十幾分鐘。
在座的大佬們除了幾名中年的教授,大部分院士、老教授臉色都開始感覺輕微困乏。
直到韓教授的一句話,瞬間讓眾人提神了。
“那現在開始討論光華大學陳灝博士的問題吧,是否吸納對方加入我學會?”
會議室里,瞬間一靜。
最先打破僵局的還是裘勇教授,他面色平靜,淡淡的說道:“陳灝博士是MIT畢業的天才,要不是對方選擇接管光華大學,我都打算親自邀請對方到我們清華大學來任教。”
“陳灝博士的水平我認為沒問題,吸納對方進入中國材料學會是一定的,倒是邀請對方進來是會員身份還是其他的,我覺得這才是我們需要商議的。”
裘勇剛說完,旁邊一位來自某集團研究院的張教授臉色不快地道:“裘教授,你這話是什么意思?難道讓對方當理事?”
“他一個三十不到的毛頭小子,配當理事嗎?”張教授當場斥道。
“理事?”
裘勇教授絲毫不給對方面子地回道,“如果按張教授你的資歷算法,那是自然不配。但要是按能力來算……”
“我看,我的位置給他坐都綽綽有余。”裘勇悠悠地說道。
這話可是驚起了在座眾人的內心,裘勇教授不光是清華大學的校長,還是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的理事會副理事長。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共有上萬名會員,但是理事只有兩百多名,至于常務理事也僅有數十名。
在常務理事之上的便是秘書長、副理事長、理事長。
“我承認陳灝博士水平的確不錯,但是副理事長也太夸張了,最多給個常務理事!”另外一個老教授眼皮一跳,忍不住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