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課(majorrequirement)
選修課(electivecourse)
通識教育課程(generaleducationrequirement)
通識類課程應運而生。好比說你選擇了工程類的專業,但你還被要求同時學習文學、英語、社會科學等科目。這一類的選課方式,在美國大學里通常以核心課程(corecurriculum)的形式呈現——完成本專業的學分之外,還要通過選修的方式完成其他專業領域的課程。
通識教育體系設有什么課程?
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分類,但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體系基本上可以劃分為9大類:
1.寫作:主要教授學術類寫作的基本綱要,包括如何立論點,引論證,找證據,得結論等。
2.專業寫作:教授更高級的寫作技巧,常常與專業課相結合,提升學生在專業領域方面的閱讀和分析能力,從根本上避免了空有一肚子知識,但沒有整合和分析寫作的能力。
3.西方文化研究:涉及歐美的文化和歷史,對于美國人和留學生來說,不管從事什么行業,總得知道腳下這片土地的由來吧。
4.少數文化:指的是非西方文化的研究,包括亞洲、非洲、大洋洲等等。
5.人文與藝術:這類的課程通常比較靠近藝術方面,涉及面很廣,比如音樂史、作品賞析、文學作品研究等等。
6.語言:大部分學校會開設各個語種的課程,常見的有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日語等等。
7.數理邏輯:偏理科方向,涉及數學、物理、編程、統計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
8.社會與行為科學:包括心理學、人類研究、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
9.自然科學與技術:涉及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等大方向的內容。
可以看出,部分學科是交叉的,而且與其他專業課知識相重合。
哥倫比亞大學
哥大在1917-1919年的實踐就被公認為美國現代大學通識教育的起點,至此以后,諸多名校開始競相效仿,甚至成為美國乃至全世界聞名的教育體系。
但是,通識教育的課程設置到現在都具有學術挑戰性,因為它涵蓋了所有本科學生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學術領域。不過,這種“打包式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增大社會了解面,對他們有受用終身的意義。
哥大有九大方面的核心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