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建造時間,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
那個時期,為了發展鷺島工業,市政府專門劃撥用地,用于建造別墅供華僑歸國居住。
這里曾迎來許多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風塵仆仆歸來的華僑,他們賣掉在國外的車子和房子,帶著外匯、家眷和一腔熱血回到這里,為鷺島如今的繁華出了不少力,是上世紀末歸僑在鷺最集中居住地之一。
總共47棟老別墅,單價20多萬起,便宜的五六千萬一棟,貴的上億,算是如今鷺島幾大富人區之一。
“老爺子還給你留了一棟華新路的老房子?”
陳文煊屁股挪了挪,語氣變得酸溜溜,“老爺子真偏心,我在華新路都沒房子。”
華新路的老洋房,那是有價無市,大部分都是私人持有,少部分被商業運作,成為網紅書店或者咖啡廳,有個“小鼓浪嶼”的稱呼,不少拍婚紗照的也會來到這里。
“不去華新路的老房子了,去輪渡吧。”陳文煊搖頭道。
“哈?華新路不就是在輪渡邊上嗎?”陳灝沒聽懂。
“去輪渡坐輪船上島啊!”
“上島干嘛?八年前去美國的時候,不是都把房產甩賣了嗎?”
八年前爺爺去世,老爹被大姑、大伯鬧分家給鬧得親情破裂,一氣之下把國內產業全甩干凈,然后接手家族的海外產業。
怎么在國內還有房子呢?
“嘿,你當你爹是豬嗎?狡兔三窟,咱家在鼓浪嶼上還是有棟老別墅的。”老爹頗有些得意地說道。
“哦,哪個位置?”陳灝問道。
“安海路51號。”
“安海路51號??”
聽到這個數字,陳灝臉色有些怪異,似乎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占地1600平方米,八年前要走的時候,有人出價1.1億元我都沒賣,想著說不定以后還會回來,就留著了。”陳文煊眉飛色舞,仿佛自己多機智一樣。
“還好我有先見之明,鷺島現在房價可比八年前漲了不少了。”
倒是一旁的陳母看不下去了,直接拆臺了。
“還在跟你兒子吹牛呢?那時候不是我攔著你,你早賣了!”
“……”
陳灝嘴角一抽,老媽說得對,自家老爹果然不靠譜。
很多半知不解的人覺得鼓浪嶼上的老別墅都是文保單位,屬于國家保護建筑,不允許買賣。
這是放屁的,鼓浪嶼上屬于市級文物建筑的老別墅共有1024棟(是正經的1024,不是那個1024),每年都有一些老別墅拍賣或者轉售。
比如2011年的時候,由菲律賓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李清泉出資興建的容谷別墅,占地3600平方米,以2億元高價起拍,轟動一時。
主要還是許多老宅子由于所有人太多或權屬不清,無法登記。
只要產權清晰,哪怕是文保單位,其實都允許買賣的。
至于價格嘛,放到如今基本上都是過億的,最便宜也要四五千萬起步。
一小時多后。
鷺島,鼓浪嶼,安海路51號。
“嗤——”
隨著一道略帶些刺耳的響聲,這棟建于1920年的老別墅大門緩緩打開。
在幾個游客的羨慕之下,陳灝一家三口拎著行李箱走進去。
ps:水了一章日常……明天盡量把進度往前推一下……
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