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返回到微信主頁,不光是錢嘉惠,也有一些朋友同時發信息關心地問了問。
光芯這里,穩如泰山,還能出什么事情?
至少那些造謠的公眾號、大V們,不用他出手,上面自然會有人出來收拾。
光芯這個項目上面格外地重視,想拿這個當流量密碼,真是覺得自己有九條命。
……
漢東省,姑蘇中學。
姑蘇中學,簡稱“蘇中”,學校前身可以追溯到北宋景祐二年創建的蘇州府學;其后更名紫陽書院、校士館、江蘇師范學堂、江蘇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等等,直到1978年,正式更名為漢東省姑蘇中學。
學校占地150畝,有78個班級,4100名學生,16名特級教師、18名教師、79名學科帶頭人。
學校機房門口。
姜林正在與學校的校長交談著。
“姜組長,為了配合你們的招生工作,我這次可是把高一高二兩個少年班預備班的人都給動員參加進來了。”
“感謝衛校長以及蘇中的支持,以后以后能夠加深我們之間的合作。”
“對了,姜組長你們是從浙省過來的對吧?不知道方不方便透露下浙省幾個學校初試通過的人數……”
姜林瞥了一眼機房里,里面有余靜和文棟監考著,他也能基本放心。
然后收回目光,一臉深意地看著衛校長,笑道:“衛校長是想知道鎮海中學、學軍中學和杭城二中這三個學校吧?”
江浙滬雖然有個外號叫包郵區,但三地暗地里競爭不少。
這三地的教育資源其實相差不大,而鎮海中學、學軍中學、杭城二中是浙省三大高中,姑蘇中學雖然在漢東省綜合實力排不進前三,但競賽和少年班上卻絲毫不弱。
五大學科競賽里,不乏有姑蘇中學的學生,國家集訓隊里,一般漢東籍的學子也比姑蘇中學和南師附中為主。
這也是為什么不選擇去無錫、南通來姑蘇的原因。
“咳咳,姜組長聰慧過人,一下便猜中了。”衛校長稱贊道。
姜林也不疑,這個數據雖然沒有對外公布,但也不是什么隱秘的數據。
“鎮海中學過線39人,學軍中學過線32人,杭城二中過線27人。”姜林說道。
這個數據遠勝于胡省榕城三校(胡師附中、榕城一中、榕城三中),主要原因還是浙省的教育資源太強了。
尤其是鎮海中學是名列國內十大中學之一,緊緊跟隨在衡水中學、雅禮中學、長郡中學、蓉城七中這些超級中學身后。
而學軍中學也在國內二十名出頭。
至于漢東省,因為教育資源非常均衡,導致沒有超級中學的誕生,各地市都有幾所不錯的學校,導致最靠前的南外還在學軍中學之后。
后面的南師附中、金陵中學和姑蘇中學都是在60-100名之間。
聽著姜林報的這個數據,衛校長臉色一變。
他可是知道這幾個學校各自都組織了兩百名(高一和高二)左右的學生參與到初試中,卻沒想到通過率這么低。
不由得內心惶恐多了幾分。
這要是通過率太低,怕是在江浙滬中學圈子里就出糗大了。
姜林突然反客為主,對著衛校長笑著問道:“衛校長覺得這次能有多少過線的?”
“數據嘛,不能過于倚重,咳咳,僅作為參考。”衛校長厚著臉皮說道。
至于內心里,則是希望過線人數別太低了,超過鎮海中學、學軍中學他是不敢想了,能有個30人便滿意了。
一小時多后。
初試結束,牽動人心的成績終于出爐了。
姜林和衛校長緊張地望向電腦屏幕,想要第一時間知道這個初試結果。
(下一章12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