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是個二十出頭,戴著黑框眼鏡的年輕人,這時候正是生性跳脫的年紀,想起等會要見的人,小黃就按捺不住地望向廖成凱。
“凱哥,等會就能見到屠老是不是?”
廖成凱一頭黑線,“你這不是在講廢話嗎,不然呢?”
“屠老可是我國第二個諾獎得主啊,我有點緊張。”小黃臉上露出不安又蠢蠢欲動得表情,“凱哥,你說等會能不能要個屠老的簽名?我妹還在上高中,我想給她郵寄過去,激勵一下她。”
“這……”廖成凱也遲疑了,不知道該怎么回復。
倒是一旁帶路的工作人員轉頭很和氣地對小黃笑了笑,“屠老人還是挺好相處的,等會采訪完后你們可以問問屠老,簽名應該沒問題。”
“欸,那感情好,謝謝老哥。”廖成凱感激得說道。
因為他也想要個簽名啊,畢竟這位可是大科學家,能載入史冊的那種。
這時,也來到了一個門前。
那位科技部的合作人員上前按了按門鈴。
不多時,防盜門打開,開門的是一個三四十的中年女性,應該是屠老的護工。
房間的格局是三居室,挺老的房子,讓廖成凱印象最深的就是書特別多。
連客廳都有一角都擺滿了書,也不知道書房里究竟有多少。
沙發上坐著一個戴著眼鏡的老婦人,雖然臉上褶皺挺多,但笑起來很和藹可親的樣子。
初次見面,先是科技部的工作人員給雙方介紹,然后簡單聊了會,便開始了采訪工作。
攝像機打開。
廖成凱根據王導那里給的劇本問些問題。
“屠老,您求學(上大學)的目的是什么?”
“這個說來話長了。”屠老漸漸陷入回憶當中,思緒也不斷涌起。
“我16歲那年,不幸染病,高燒不退,甚至因此還被迫中止了學業。”
“起初大夫診斷是瘧疾,經過仔細觀察,大夫又否定了瘧疾,確診是肺結核,讓家人驚出一身冷汗,畢竟當年的瘧疾死亡率很高。”
廖成凱:“好在現在有了青蒿素,不用再擔心瘧疾了。”
屠老也是調侃一笑,說道:“也有可能我當時患得是肺結核而不是瘧疾,主要是青蒿素這種救命藥還在等待我去研究、發現。倘若說我真正得了瘧疾倒下,說不定就不會有今日的青蒿素問世了,看來這是上天冥冥中的安排。”
“也是因為那次險些換上瘧疾的經歷,讓我感到慶幸,可慶幸之余又讓我做出了一個決定。”
“醫藥的作用這么神奇,我當時就想,如果我學會了,不僅可以讓自己遠離病痛,還可以救治更多人,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51年的時候,我考上了北京大學醫學院的藥學專業,開始了我的學醫之路。”
對話持續了二十多分鐘,最后在離開的時候廖成凱和小黃如愿拿到了屠老的簽名,十分喜悅得離開了。
下午的時候,廖成凱、小黃又去采訪孫家棟孫老。
只是這次的對象雖然也是坐著,但卻是坐在輪椅上。
對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廖成凱敬佩不已。
提起孫老,有無數個“中國第一”跟他的名字緊緊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