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三月,黃巾軍已呈席卷之狀,震動朝野,朝廷以何進為大將軍,鎮守京師,又下詔各州郡整點武器、訓練士兵、召集義軍,嚴防黃巾擴散。并派出官軍出往各地鎮壓。
其他地方怎么樣,鄭寶暫時關心不到。
眼下往巢縣聚集而來的流民越來越多,饒是三個家族的存糧還有不少,卻也養不起那么多人,用不了多久巢縣便會缺糧,一旦沒有吃的,保不準又要發生騷亂。
目前朝廷派出來的大軍基本布置在京師周圍,暫時還無暇顧及他們揚州這邊的情況,各州郡能做的唯有自守,固守待援。
像巢縣這種縣長都跑了的小縣城,是不是被黃巾攻破了,不會有人來管,誰也沒有那個精力,黃巾人多勢眾,各地自守的力量都稍顯不足,哪還能顧及別人的死活?
鄭府,現在成了處理巢縣大小事務的地方。而鄭寶,成了整個巢縣的主心骨,城內一應大小事務,全都要找他來決定。好在有三家族的人幫忙,不然鄭寶非得被累死不可。
像流民的安置,帳篷搭建,糧食的配給,鄭寶全權交給許乾負責,許家人負責協助,城內外的治安,由張多帶著張家護衛掌控,誰要敢在這種關鍵時期找事兒,張大公子的鞭子可不是鬧著玩的。
而像周邊黃巾的動向、周邊村鎮的受損程度以及守軍的配備和日常訓練,則是有鄭家負責,鄭家的護衛隊長鄭峰成了巢縣的斥候,是這個小縣城向外探索的眼睛。
“寶哥,城內爆滿,流民又不斷涌入,裝不下啦。”許乾跑進鄭府,直接找到鄭寶抱怨。
鄭寶也知道這段時間天天有流民涌入,只是不知道具體的數量,沒想到都爆滿了。人來了又不能趕走,鄭寶思前想后,只能把后面來的流民安排在城外了。
“你帶人去城外搭建帳篷,給流民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施粥時讓張多帶護衛隊跟著去,以防流民搶食,引發騷亂。”鄭寶道。
“好,我這就帶人去準備。”許乾道。
他這個許家大少平時也沒什么愛好,這段時間讓鄭寶這么使喚,漸漸喜歡上這種忙碌充實的感覺。
就是城中糧食所剩不多,十天前,除了守軍將士外,大家只能統一喝粥。就算是這樣,城中糧食儲量也不樂觀,負責分發糧食的許家管家每天苦喪個臉,他的心在滴血,這還是鄭家、張家的糧食,他們許家的糧食早就吃完了。
城中缺糧,鄭寶早就知道,隨著流民越聚越多,糧食的消耗還會更快。
糧食不能一下子吃完,得留下種子。
現在是3月份,可以組織流民去開墾荒地,準備春耕,但種子種在地里,并不是一下子就能長出來的,這段時間的糧食哪里來?
想了好幾天,鄭寶只能選擇一種鋌而走險的方法——去搶黃巾的糧食!
三月中旬,鄭寶從流民中挑出一千名青壯,稍稍訓練后,就帶著他們出城。據鄭峰的匯報,歷陽方向有一伙兒近萬人的黃巾,正往巢縣這邊來,帶著不少糧草輜重。
鄭寶等的就是這個機會,他帶隊伍,那都是實打實的青壯精銳,雖然武器不怎么樣,比黃巾還是要好一點,至少他能保證隊伍里每個人都有武器,而黃巾那邊,除去老弱,真正能打的也就一兩千人,這么一對比,巢縣這邊的戰斗力甚至要壓過那一萬黃巾。
“公子,帶這青壯去能行嗎?”行進中,鄭峰看著那一千加急訓練出來的青壯,心里直打鼓,既擔心青壯怯戰,也不忍他們白白送死。
“此次主力是我們巢縣的三百騎兵,他們負責吆喝便是,第一次面對黃巾,還不需要他們去送死,看著就好。”鄭寶笑道。
揚州黃巾,能打的寥寥無幾,三百騎兵突襲,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