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寶啊,你告訴本將,如果派你去漢陽,需要多少人馬,能夠抗衡董卓?”皇甫嵩問道。
還真是想讓他去搞董卓,可是鄭寶明明記得歷史上,皇甫嵩對董卓抗命的事情,只是上報朝廷而已,怎么現在便了?
在涼州跟董卓打?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因素啥也沒有占據,士卒還不如人家西涼軍兇猛,怎么打?
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皇甫嵩是怎么想的,三萬人能嚇得住叛軍,可嚇不了董卓。
別看董卓現在只有兩萬人馬,以他在涼州的威望,只要振臂一呼,一定是從者云集。
要知道在這次平叛中,除了他鄭寶稍微耀眼了點,出力最多的就是董卓,出場次數最多的也是他的西涼軍,這在當地已經深入人心了。
況且董卓軍中還有不少羌族人、匈奴人,西涼鐵騎的戰力,比鄭寶麾下的九江騎兵強上不止一線。
之前張多和許褚時不時還以找華雄切磋的借口,近距離觀摩人家騎兵訓練呢。
真去打,鄭寶還真沒有信心!
不過在皇甫嵩面前,在自己上官面前,他絕對不能慫,只好根據實際情況說道:
“要抗衡董卓,我軍人數至少要與西涼軍保持一致,一對一的局面下,末將有信心與之一戰。”
“董卓麾下精銳足有兩萬……”
皇甫嵩思考著對策,良久才無奈道:“看來本將暫時無法替朝廷分憂,端正法紀了……”
為了不讓皇甫嵩灰心,鄭寶出列進言道:
“其實將軍可以將董卓所作所為上報朝廷,看朝廷作何選擇,若要我等強行捉拿,可以再派兵馬過來,屆時大軍進漢陽郡,董卓攝于朝廷威嚴,必定乖乖去并州上任。”
聽到鄭寶說的有道理,皇甫嵩的心情這才好了一些,笑道:“也只好先如此了,殘余的叛軍,你還要繼續搜尋殲滅,不可懈怠。”
“喏!”鄭寶抱拳領命。
其實不用皇甫嵩說,鄭寶也會努力搜尋叛軍殘余的,這個由頭用的好,能搞到不少好處呢。
“去吧,早日平定北地郡、安定郡兩地叛軍,你也好回九江繼續當你的太守!”
皇甫嵩鼓勵道。
“末將省得!”鄭寶告辭離開,前往自家營寨,張多帶人去北地郡中的羌族部落搜尋叛軍,也不知道回來了沒有。
這次平叛,董卓直接被封并州牧,成為一州大員封疆大吏,反而表現最好的鄭寶才封了個討逆將軍。
這種不公平的待遇,使得張多許褚滿腹牢騷,如果不是鄭寶壓著,早就鬧到皇甫嵩那里去了。
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在鄭寶看來,是他和董卓的出身不同,他只是巢縣一個小地主家的長子,寒門都算不上,怎么比得上董卓這種涼州世家子弟呢?
在世家之人眼里,鄭寶所在的巢縣鄭家,僅僅比種地的泥腿子強一點而已。
如果沒有張讓等人在朝廷說好話,鄭寶這次,估計討逆將軍都混不到。
總之這次搞到一個將軍名號,在鄭寶看來,已經是賺到了,如果能趁機多弄些戰馬回去,那就是大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