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從蜀中送信而來報平安,這也讓一直為他擔心的章越一家稍稍放心。
而這時官家下旨讓禮官及待制以上,商議他生父濮王的名號問題。
濮議之爭就此展開,朝中大臣們也分裂作兩派。
一派是以中書宰相韓琦,曾公亮,歐陽修為首的中書派。
還有一派即是司馬光,呂誨挑頭的臺諫派。
朝臣們多站在臺諫派的一邊,指責中書派迎合官家的顧私親之舉,唯有劉敞,曾鞏等少數人站在中書派一邊。
章越知道這濮議之爭既開了頭,也就一時停不了了。
他雖身為朝官,但不在待制之內,如今也不在太常禮院供差,故而避免了這場濮議之爭。
如今他只是一心在交引監。
洛陽,陜西的分引所都辦了起來,都是生意紅火。
而新任三司使呂公弼也是走馬上任。
呂公弼的弟弟呂公著如今任戶部副使,兄弟二人把住了大宋朝的錢袋子。
之前在濮王之議上,有官員建議稱呼濮王為皇伯,呂公著當面說:“皇伯這是真宗來稱呼太祖的,怎能施于濮王。”
因為站隊官家成功,呂公著,呂公弼兩兄弟得到了重用。
結果呂公弼上任三司使不久,濮議之爭正式開始了,一群官員怒氣沖沖地找呂公著質問,當初說不應該稱皇伯的那個人就是你嗎?
當初你爹呂夷簡多少受先帝的信任,給了你們呂家如今這潑天的富貴,但新君登基,你這個濃眉大眼的呂公著為了榮華富貴就背叛了先帝了嗎?
呂公著十分雞賊地反駁道:“胡說八道,我當初只是不贊成稱皇伯,但我也沒有說過贊成稱皇考的話啊。稱皇考有兩個父親的嫌疑,濮王諱可以避于陛下面前,不應與七廟同諱。總之言之,我是這個意思,你們千萬亂傳啊!”
章越聽完笑了,呂公著這手兩面派玩得真不好啊,他之所以勸蘇軾謹慎說話,就是防止這個情況。
呂公弼新官上任,自有接風宴。酒宴就在三司官署之中,,章越等判官同至赴宴。
章越看著呂公弼不茍言笑的樣子,心想此人莫非老陰逼。
呂公弼還未到任前,不止一位三司官員對章越說,此人是呂氏諸子中最似呂夷簡的人。
酒過三巡,呂公弼對下僚們言道:“當初本官為群牧使時,官家還是藩王,有次得了劣馬,官家請我換我不換。這一次本官出任三司使,官家賜對時問我當時為何不換?”
“本官道,國法所在,不容更易,若每個藩王都要換馬,那么朝廷的威信何在?官家聽后對我道,當時我就知道卿之為人了,以往蔡計相主三司時,朝廷有時找他辦事,他常常不能立即決斷,故而三司多留事。卿繼蔡計相后,如何為之?”
章越等三司官員聽了都是心道,什么叫朝廷找蔡襄辦事?是官家找蔡襄通融些錢財給他私用,蔡襄都不肯而已。
呂公弼道:“吾當時與官家道,蔡計相十分勤于公事,未嘗有任何曠失之處。”
眾官員們聽了都紛紛點頭心道,這話說得好。
呂公弼并沒有皇帝提拔他而跪舔皇帝,這是官員的節操所在。
呂公弼道:“本官新任之前,不論你們是如何傳我的,我都不與你們計較,但有句話我要與你們說在前頭,當初蔡計相立得規矩如何便是如何,吾蕭規曹隨,你們不可改之!”
三司眾官員一并道:“謹奉省主之命。”
下面一個個官員上去敬酒,輪到章越時,呂公弼對章越道:“章太常,明日你到廳來,本官有話與你說。”
喜歡寒門宰相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寒門宰相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