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越見師兄如此,自己也不敢吊兒郎當,甚至連白天晝寢也是減少了,從午睡兩個時辰,改為一個時辰即止。
晚上天黑后讀一個時辰的書,然后上床睡至辰時方起。
但對章越而言,白天讀了十個小時書,睡后再讀十個小時,這樣的滋味又豈是好受?以至于章越一覺睡醒,雙眼全是九經的文字在爬。
這幾個月求學的日子固然清苦,但卻令章越想到了當初讀初三,高三的時候。不知為何,至今想來,章越格外喜歡那段歲月。
不是通過自己努力考個好學校,而是喜歡那個那么認真努力的自己,他想到當初‘那個追逐月亮,也被月亮照耀的自己,那樣的他以后再也沒有遇到過了’。
后來的人生,他只學會了‘摸魚’一事。
不過一天章越起夜,他到郭林一個人躲在松林里哭。
郭林一面哭一面用拳頭打著樹:“我都已是如此苦讀了,但是九經的書為何還是讀不熟呢?自己如此蠢笨,連每日偷懶師弟都不如,我實在沒用,辜負了的爹爹用心。”
“三娘啊!三娘!我好掛念你,你可知道。”
章越聞言……師兄還真是悶騷,平日都不和我提一句。
而今如此讀書,章越實在擔心郭林身子吃不消,一旦一病不起,那么別說讀書,連命都沒了。不過章越沒料到的是先病倒的卻是郭學究。
夏去秋來,光陰似箭。
入秋后,章越已將易經,爾雅都背下了,正要讀他經時,郭學究卻病了。
郭學究起初有些咳嗽,后是高燒,后請村里的土醫診視為傷寒。傷寒之病在古代可謂十分嚴重。
得知于此,郭學究就無法教書,童子們也就不來了,其渾家每日給他熬些山中栽來的草藥服下。
郭林是至孝的人,見郭學究無錢買藥醫治,心底十分著急。
迫于無奈,郭林決定找一份生計為郭學究治病…這份生計就是傭書。
傭書就是替人抄書,這可是一份專為讀書人提供的生計。
不少名人都有這段經歷。
比如班固,漢書記載班固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閑乎?
還有三國時東吳名臣闞澤。三國志記載‘家世農夫,至澤好學,居貧無資,常為人傭書,以供紙筆,所寫既畢,誦讀亦遍’。
宋朝有個蔡定‘家世微且貧。父革,依郡獄吏傭書以生,資定使學,游鄉校,稍稍有稱’。
可見不少貧窮書生都是從‘傭書’發軔的。
至于給郭林提供這份生計的地方,正是離此數里的章氏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