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吳安持對一旁仆人吩咐道:“取五十兩來到太學交給三郎。”
仆人飛奔而去。
章越也是沒料到平日待人甚是寡淡的吳安持居然有這一面,難道還是純粹的有錢任性。
果真吳安持笑道:“五十貫不算什么,不過是家有千金,行止由心罷了。”
章越心道,果然。
這錢雖有些多,但也是交至齋里,不是給自己,章越也沒有推辭。
“倒是三郎有些日子沒到我家來了,上次家宴遇上了文六郎君,他對三郎你可謂贊譽有加。”
章越笑道:“文六郎君謬贊了,不過是恰巧道左相遇罷了。”
吳安持搖頭道:“文六郎君可謂是金口,素不夸獎人的,三郎,我兄長素來口無遮攔,有什么冒犯之處,千萬莫往心底去。家父下月回京省親,到時候三郎無論如何也要來家坐坐。”
章越聞言一愣,然后答允了吳安持。
之后章越即返回了齋舍,雖說向七一毛不拔,但在光齋錢的數量上,章越還是壓過了齋諭一頭。
之后章越即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齋長。
正所謂雙喜臨門,章越成為齋長后數日,李覯找到章越與他說三字詩的賞賜,中書那邊已是有了決斷,大概快下來了。
章越問李覯到底是什么賞賜。
李覯與章越道大概會是州文學或州長史之間二選一。
所謂州長史,在晉時州的佐屬有軍府佐屬與州佐屬兩系,長史為軍府佐屬的上綱,別駕為州吏的上佐。到了唐朝州長史就是州別駕。
可是到了至宋代,府、州長史名為上佐官,實為散官,并無職掌。
至于州文學,在唐朝時品秩同州參軍,位在參軍之上。但是州學頹廢,博士多以寒士為之。文學亦無職事,士人恥為之。
到了宋朝,就是州學助教。
在宋朝州長史和州助教都是授予特奏名進士,特奏名諸科的待遇。
什么是特奏名?
就是進士五次省試不第,年滿五十,或諸科六次省試不第,年滿六十,或者經過殿試被罷落,進士考三次,諸科考五次以上。
官家會特別開恩給這些人一個考試的機會。
最后特奏名及第了,會授予進士諸科州長史或州文學。
章越聞言倒是有些茫然,幸福來得太快,尚且不及消化。
李覯道:“三郎,你有什么打算?”
當然是感謝老師,領導的栽培,章越一時激動,話正要說出口。
卻見李覯道:“不過我看你最后還是推了這次封賞為好?”
頓了頓,李覯正色道:“依成例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