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好義還在猶豫,章越即唱了大喏,黃好義也跟著行禮。
向七對父母道:“這二人是在太學最好的朋友,我貧寒之時,他們都幫過許多。今日知我大婚,也是來此。”
向七的父母聞言對章越,黃好義是好一陣感激。
看著他們樸實的樣子,章越對向七也不由多些理解和寬容。
當晚婚宴也自有一番熱鬧,章越和黃好義見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賓客已是散了大半。
二人念在與向七同窗一場,總要替他撐撐場面。
到了喜宴快散的時候,章越,黃好義與向七告辭。
但見向七已是喝得鼎鼎大醉,拉著人說醉話。
章越,黃好義告辭時,向七拉住道:“你們不許走,今晚陪我一醉方休。”
章越看著向七這樣子,對旁人道:“咱們攙他入房。”
眾人都是笑道:“是啊,還要鬧洞房呢。”
向七聞言喝罵道:“鬧什么鳥洞房!”
眾人知向七醉了,也就笑著攙扶他入內,這時向七的父母正走來,見了向七醉得如此,不由道:“七哥,怎喝得這么多酒哩。”
“如此傷身哩。”
向七睜開醉眼罵道:“不喝如何,難不成你們替著應酬不成,今日來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你們能張羅么?”
“平日枉我叫一聲爹娘,活了大半輩子何用?不是提親時你們丟人現眼,我今日何必出丑。”
章越,黃好義與眾人勸道:“向七,夠了,別說了。”
向七卻不依不饒地道:“我向家祖祖輩輩就是務農出身,為何偏偏讓我讀書?我求學到今天,幫上什么了?自己沒本事,憑什么讓我去闖?”
“向七!這是人話么?”
“你這畜生,大逆不道啊!”
有人呵斥,卻見向七已是坐倒在地,而他的父母已淚流滿面。
章越與黃好義對視一眼,默然離開。
夜風微涼,章越與黃好義走在汴京的繁華街道上。
方才喜宴的一幕還掛在心頭。
章越對黃好義道:“如何?你如今還羨慕向七么?”
黃好義道:“不羨,不羨了。不過話說回來,三郎,你若是向七當如何?”
章越想了想道:“四郎,你倒不如想想,若是我們不讀書如何?”
“不讀書還能如何?大不了在老家過日子吧,如今想想還是老家日子好。”
章越看著汴京城頭的彎月感慨道:“是人就有三六九等,我將人與人之間地位高低稱之為階級。”
“譬如爹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爹喂豬你就喂豬,爹做官你就做官?人會發現大多人忙碌一生也就是與爹娘相仿佛,甚至不努力還不如。有人發了橫財,多也會散去,就是這個道理。”
“太平年代要跨越階級,唯有兩個法子,一個是讀書,一個是婚嫁。譬如向七今日是受委屈,但日后仕途上有了妻家提攜絕不會差,我心底倒是敬佩他。還有就是讀書,何為讀書?讀書就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