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我一時用不上你先拿著……”
“拿著吧!”郭林堅持道。
郭林又怕章越臉上掛不住,于是拍了拍腰囊道:“書院里有勵學錢,我還時不時替人傭書,此番到汴京來留守還給我們每個太學生五貫錢的盤纏,我如今還剩著不少呢。”
“我同窗在京住客店一月多得要值得七八貫,少的也要兩三貫,師弟給我安排如此地方,已是很好的了。”
章越看向郭林。
穿越至今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三個人。
一個是大哥,他教會了自己對于自己朋友同窗親鄰一定要慷慨,要永遠懂得感恩。
第二位就是二哥,他雖沒有言傳但也有身教。為了成就大事可以該拋得拋,該狠得就狠。
至于第三位,也是對章越影響最大的就是師兄了。
不是自己的不能要。
這并非是在自己身上擺什么師兄的架子和面子,就如同他的偶像范仲淹那樣。
范仲淹在南京國子監讀書時,那時還稱作應天書院。
范仲淹很窮只能喝粥,故而在前一日煮了一鍋粥,過了一晚上等粥凝結了,再將粥分成四分。早晚各吃兩份。
南京留守之子與范仲淹同窗看他可憐就回去稟告了他的父親南京留守。
南京留守當下贈給了范仲淹豐盛飯菜,但范仲淹卻沒有吃,留守之子問他為什么。
范仲淹說吃了大魚大肉,以后粥還怎么喝得進去啊。
鬼谷子有句話是‘窮則觀其所不受’說得就是這個意思。
章越不再言語。
到了五月,國子監解試在即。
這時京師大疫卻漸漸嚴重。
以往汴京人山人海的街上,居然也不再繁華。
素有仁厚之名的官家對這樣的疫癥自是焦急,命太醫至民間診治,同時還減免官員的住宿錢,不過這些都是杯水車薪。
其實不僅僅是汴京如此,其他各路更是慘狀,各路官員奏上天災不斷,百姓鬻賣妻子,轉死溝壑比比皆是。
官家令釋放囚犯,并命官員竭力賑濟地方,但情況仍舊沒有好轉。
而京師大疫之下,又突逢地震。
朝野上下可謂人心惶惶。
當時官員們迷信于天人感應之說,一切天災人禍都歸于人事不修,所以官員們總結出一個道理,天子必須立即立儲。
在地震與疫情下,章越也是減少了出門。
大震后,汴京一直是余震不斷。
而且章越聽聞疫情已是很嚴重,連點評青玉案的梅堯臣都在大疫中染病身亡,雖說官家一直有播錢播藥,但對于大疫沒有緩解。
章越身在養正齋中一面讀書,一面告訴齋舍里,任何人都在齋舍里,盡可能不出齋。
最要緊是讓齋內眾人都喝燒開的熱水,同時多去洗澡。章越努力作這些,但是總有人不理解。
大疫之中,章越封閉養正齋的作法令人有些微詞,還有喝熱水的習慣,大部分人都沒有,另外盡量吃熟食不吃生食,也令同窗們有些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