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章越從歐陽府離去,趕往陳襄府上。
吳府。
十七娘的婢女來至十七娘閨房里,卻見十七娘拿著針線在繡一對暖耳。
“姑娘,都什么時候,你還有閑心繡這些。”
十七娘道:“我素來不擅女紅,上一次送得不好,下一次若他赴春闈,這對暖耳倒是考場上用得著。我如今早些準備,若是作得不好還可以再改。”
婢女笑道:“你都閑心繡這些,也不關心章家郎君中了否?”
十七娘放下手中針線活,蹙眉言道:“就算不中,也要送吧!如此不是顯得我太勢利了。”
婢女掩嘴笑了笑。
婢女笑道:“不過姑娘你放心,我聽說二郎君已打發他房里的寶住,秦當騎馬去國子監打探消息了。一有消息就來回報,至于大郎君平日對章家郎君頗有微詞的樣子,但今晚也是推了應酬留在家中。你放心,我讓春眉留心著翠微堂那邊,一有消息就來回報。”
十七娘看著婢女比自己還上心的樣子,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婢女道:“不過解試又沒那么容易的,二郎君為國子生時,也考了好幾次,不是韻押錯了,就是錯題了。”
“至于大郎君就沒將心思放在讀書上,整日忙著四處交游,寵信房里幾個狐媚子,將嫂嫂冷落在一旁。我看章家郎君年紀輕輕,第一次哪有那般容易。”
說到這里,婢女不由吐了吐舌頭,連忙道:“姑娘,我還不是這個意思……章家郎君才華我是知道了,那一首青玉案,我就沒聽過哪個讀書人說不好的。但是科場上的事哪有一定的。”
“好了。我再去聽消息了。”
十七娘聞言又于燈下縫制暖耳。
有過了一陣,外頭傳來細碎急促的腳步聲。
十七娘聽此心底一喜,從桌旁起身,隨即又想到如此不夠自持重新坐下。
珠簾陡然掀開,十七娘問道:“可是章家……郎君中了?”
“姑娘,你如何曉得?”婢女又驚又喜言道。
十七娘道:“若是不中,你真愁著如何安慰我才是,我這老遠就聽得你腳步聲,還用提么?”
婢女笑道:“也是,姑娘說得對,姑娘,章家郎君高中了,還是國子監第三名。”
“第三名?”
十七娘目光閃閃,喃喃自語地道:“這個名次,日后省試也有成算。”
婢女喜道:“是啊,姑爺……不是,是,章家郎君一次也就考過,而且還是第三名。兩千多名考生,九百太學生,那都是從四方才子里千挑萬選出來的,卻叫章家郎君考了第三名。”
“這比大郎君二郎君當年不知勝過多少……若是明年省試及第,不過十七歲罷了,當年老爺也是十七歲中進士。姑娘,你眼光真是好,是去哪里尋得這般如意郎君來。”
十七娘聽了再也忍不住,歡喜之情溢于言表,但口中卻道:“那也要省試過了才行,你不要將話說早了,反而讓人家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