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過雨春雨后,王珪料定天子趙禎的心情已經好了許多,故而選在此時來見駕。
這也是王珪侍駕多年的經驗,挑一個天子心情舒暢時面圣。
而且王珪還非常知分寸,省試之后這兩日,一直有省試及第的士子前來拜會,想要感激對方的‘錄取’之恩。
不過王珪一概回絕并言,國家懸科取士,為官擇人……自己也只是稟公衡文,絕沒有恩出私門之意。
王珪此舉也是宋太祖趙匡胤定下的規矩。
士子不許稱貢舉官為恩門,師門,自己不許自稱門生,一改唐朝開科舉以來的陋習。因為省試是天子的恩典,同時宋朝還確立的皇帝主試的殿試制度,故而從此以后進士都自稱天子門生。
用宋太祖的話來說,昔者科名多為勢家所取。朕親臨試,盡革其弊。
究其原因,還是士庶之別,宋朝打擊隋唐以來的門閥政治,用人之柄操之于上,實現了從寒門中取才。
王珪這一點上,分寸把握得極好,省試之后,拒絕一切考生拜訪,將取士之權盡歸于天子。王珪還張貼了一張告示在府門前,將謝絕及第考生私謁的事廣而告之。
做好這兩點后,王珪這才帶著省試榜單的副文上稟天子。
如今殿上四面開軒,簾子都是打起,任憑一些風雨吹入了殿來。
至于天子趙禎穿著一身淡黃色的素凈袍子,正于殿中書畫。
天子是心情好時書畫,心情不好時也書畫,這是他排解情緒的方法。
王珪見天子裝飾,知道天子生性儉樸,不喜歡奢侈,一件衣裳常穿得十分破舊了,仍穿在身上。
如他這身素凈袍子,已是他數年見駕之中第三次看到了。
此外趙禎時常處理政務至深夜,有一次很想喝羊肉湯,但餓了一夜就是沒說。曹皇后知道了就問為什么不吩咐御廚置辦。趙禎說他今晚喝了羊肉湯,御廚就會夜夜置辦,一年下來要宰殺數百只羊,自己如何忍心,如何舍得。
有次趙禎重病,王珪等隨宰相文彥博等人頻繁入宮侍駕,卻見天子所居一切御幄,裀褥皆質素暗弊,很久都沒有換新的。
趙禎時常告誡宰相,這些都是民脂民膏,朕不敢輕費啊。
伴駕多年,王珪見天子如此儉樸有些感動,但他隨即正色道:“臣等向陛下覆命。”
趙禎頭也不抬道:“王學士,你看這場春雨如何?”
王珪朝外看了一眼道:“回稟陛下,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王學士說這是一場好雨,朕亦認同,”趙禎筆下不停又對范鎮道:“范學士,聽聞你為同知貢舉后,令自己的侄孫不可赴試,要如此避嫌么?”
范鎮道:“老臣為陛下所托,出任同知貢舉,自是不敢徇私枉法。我這侄孫讓他遲個幾年再考也是無妨,朝廷貢舉才是大計。”
“若朕沒有記錯,你的侄孫是叫范祖禹吧!”
“回稟陛下,正是。”
趙禎道:“這可難辦了,若朕還要用你為下一科貢舉,難道讓你侄孫再等一科么?”
范鎮堅決地道:“再等就再等吧。”
聞范鎮此言,王珪不由看了對方一眼。
趙禎最后勾勒數筆,然后擱在一旁,對范鎮言道:“朕信得過卿家的公忠,也想朝廷多幾個似卿般的忠臣,下一科讓他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