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越狀元及第第二日,媒人莊大娘子即帶了草帖子到吳家上門求親。
吳家也換了帖子。
換了帖子后,按照汴京的風俗,男方是可以派一個女眷上門的看看未來的新娘的。
當下大嫂于氏即受托親自至吳府相看。
于氏也是生在建陽富商之家,家里是茶商,當初與章家結親,也是看在章家算得上書香門第,又是浦城大族,故而嫁過去的。
所以于氏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不過至吳府時,仍震撼于其府邸的富麗堂皇。
于氏被請入內院后,屏息靜氣地坐著,見屏風桌椅花燈各有各的精致,府上女使仆役行止皆有規矩。
于氏心道,自己也是章越的長嫂,算得半個母親,在未來弟媳面前,多少還是要擺些架子的。
于氏才坐下喝茶,就聽簾子一動,但見一名十六七歲的女子走了出來。
于氏放下茶盞,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來,抬眼一看心道,三郎倒是好福氣啊,找了這般人兒。
雖說之前楊氏與于氏說過十七娘貌美,但于氏仔細一看仍覺得用‘美貌’二字來形容實在是太簡單了。
于氏掌家十幾年,稱得上賢惠,也是外和內剛的性子。
但見對方已是向于氏欠身見禮口稱:“見過章大娘子。”
于氏笑了笑上前攙起十七娘道:“莫要多禮。”
十七娘在于氏面前坐下,禮數十分的周到,以晚輩自居。
于氏看了打心眼地贊嘆,不愧是高門望族,教養出的女子著實不凡,但這樣門第的女子日后會不會……
于氏想了想,有些話還是要提前說了好。
于是她道:“十七娘子,我們兩家已是換過帖子,我也不把你當外人看待了,你出身高貴,又是錦衣玉食……”
十七娘聽了于氏開口說了幾句,已猜到對方說什么了。等于氏說完,十七娘言道:“章大娘子,我在家讀一點易經,女先生教過我,男子陽剛為乾,女子陰柔為坤。”
“乾位在上坤為在下,陰陽也可變化互補,沒有孤陽也沒有孤陰。女子處下當以順柔為德,不以強辯為美。”
于氏聽了點了點頭。
初次見面,于氏對十七娘很是滿意,這樣的女子娶回家是可以宜家宜室的。
雖說下了草帖子,但男女方都還在磨合相看,隨時可以中止議親。
于氏喝了茶即告辭而去,臨別時于氏將頭上的金簪取下遞給十七娘道:“一點心意。”
十七娘見此低著頭笑著謝過了。
依著汴京的規矩,男方相看女方若是滿意,則留下金簪,若是不滿意則留一匹彩綢表示放棄。
于氏將金簪贈給十七娘代表自己已是認同。
次日莊大娘子又帶了細帖子上門,上面羅列了章越生辰八字,一色聘禮等等,而吳家回的細帖子則需更細,比如嫁妝如何如何。
至于章越如今也是很忙,忙著期集有關之事。
期集是從唐朝科舉就留下來的遺風。
唐朝時中進士后,要在主考官家的隔壁租一個房子為期集院,然后邀請主考官和進士同年們來吃吃喝喝,其實就是籠絡官場關系。
吃吃喝喝看似很隨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