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道:“至于進策進論沒有一定之數,二十五二十五或二十三十皆可。”
說到這里歐陽修對章越道:“你隨我到書房來。”
章越向侍女借了一盞燈跟歐陽修至書房。
歐陽修從案箱里翻了一陣,拿出一件卷袋給章越道:“這是蘇子瞻的進卷,你拿去詳參,最后擬五十卷進呈。”
章越一愣。
歐陽修道:“怎么還與老夫客氣不成?”
章越當然高興,歐陽修把蘇軾的文章給自己看,說明在他心目中還是更傾向自己一些。
章越道:“并非如此,子瞻所文必是精妙,我看了怕是亂了自己的方寸。”
歐陽修點點頭道:“甚好。你回去用心琢磨不必以他人為繩。”
“是了,子瞻舉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至于子由則是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
章越稍稍松了口氣,這次倒是避開蘇軾,不過還是碰上了蘇轍。但也難怪歐陽修拿蘇軾的卷子給自己看,因為二人不在一科。
是了,那日離京時聽說王魁考得也是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這是又碰上了么?
章越向歐陽修施禮這才離開。
歐陽修看著一旁蘇軾的卷袋目望章越的背影道了一句真乃高士也。
歐陽修并不知道,章越不是不想看蘇軾的文章。而是蘇軾的進卷文章大部分都為后世所收入,所以章越早已有個印象。
章越從歐陽修府上離開后,回了自己家。
章實于氏見了一臉的驚訝。
“三哥兒怎么回來了?”
章實前日才送別章越,怎么就回來了。
章越道:“此事說來話長,且容我先歇息。”
次日章越早起于案上動筆寫進卷。
論與策不同。
論更側重于虛,策更側重于實。
首先章越動筆寫得是經論。
開頭一篇是易經,之后尚書,詩經等九經依次寫下。
再寫了論語,孝經,一共是十一經。
最后章越又湊了孟子,一共十二經論。
這些都是章越往日的經學功夫,只是將之整理一番就是。
其中章越又對易經,尚書,禮記,孟子最有心得,故而擴充為上中下三論。
故而二十論用了一日就已寫完。
章實見章越閉門不出,飯食都放在外邊,唯獨飲茶不停。
一日下來牛飲十幾盞茶,倒是顆米未進,到了晚上章越吃完飯即去歇息了。
章實不由問章丘:“你三叔到底作何制科功課?怎么官也不去赴任了,回府以來寫了一日文章?”
章丘倒是明白道:“爹爹,三叔是赴大科,此乃古往今來帝王策對賢良之法,若是得用日后即為卿相了。”
章實這才釋然,滿是歡喜道:“卿相不卿相的不打緊,要緊是在家就好。”
說著章實又心疼道:“你三叔如此考啊考,都累瘦了,不成我得給他好好補補。”
次日章越早起作文。
論他寫了二十篇,下面就是策。
策又分策略,策別,策斷。
策別之中又分課百官,安萬民,厚財貨,訓兵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