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春天,黃蜂隊的老板喬治·希恩突然開始對外兜售黃蜂。
說什么都不要了,清倉大甩賣。
甲骨文公司的老板拉里·埃里森就一直想擁有一支NBA球隊,在這之前的一天里,埃里森在購買勇士隊的競價中失敗,這一次對黃蜂,埃里森出價3.5億,勢在必得。
理論上埃里森買下黃蜂沒有任何問題,但有傳言說埃里森想買下黃蜂然后把黃蜂搬遷到加州。
有超音速的前車之鑒,斯特恩心有余悸,而且加州已經有湖人、快船、國王、勇士四支球隊,這與他一直宣揚的“更加平衡的聯盟”這一理念背道而馳。
由于總裁大人從中作梗,12月月份,黃蜂還沒有被賣出去。
因為,新奧爾良本地沒有買家。
聯盟沒有辦法,只好自掏腰包,花了3億從喬治·希恩手上買下黃蜂,在找到新的買主之前,聯盟代為管理。
所以,從那時起,黃蜂實際上是由NBA其他29支球隊統一管理的,29個老板都是股東,實際掌舵者是總裁大人。
聯盟接管黃蜂一年了,也沒做過什么大交易,現在要送出保羅這樣的超級巨星,就難免會有人來搗亂,更何況現在他們有搗亂的身份和權力。
這個跳出來搗亂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又失去了勒布朗·詹姆斯的騎士老板吉爾伯特。
一年前,因為詹姆斯的“決定一”,騎士瞬間淪為魚腩,吉爾伯特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痛恨當家球星出走抱腿的人,當然他給出的帽子很大——
要維護小球會的尊嚴!
吉爾伯特給總裁上了萬言書,他認為如果任由巨星抱團,NBA就會變成德甲足球,除了拜仁慕尼黑,其他球隊都在玩泥巴。
長此以往:
我們30支球隊中的25支干脆直接去打表演賽算了!
這封郵件直戳斯特恩的軟肋,他一直號稱要營造一個“更平衡的聯盟”,而同意這筆交易等于打自己的臉。
于是在自由市場開啟的前一秒,這筆炒作了一整個夏天的由湖人、黃蜂、火箭的三方大交易,被黃蜂的實際掌舵者,大衛·斯特恩以“籃球的原因”叫停。
隨后的一切都亂了:
庫普切克無顏面對忠心耿耿的奧多姆,在三天后將他匆匆送到了小牛,換回的是一個最后也沒派上用場的交易特例。
又過了四天,黃蜂將保羅送到了洛杉磯,只不過這一次不是湖人,而是快船,那個萬年魚腩。
黃蜂送出保羅和兩個未來的次輪簽給快船,從快船得到埃里克·戈登、卡曼、阿米奴以及來自森林狼2012年未受保護的首輪簽。
保羅氣死了,綠軍抱團你不叫停,勒布朗抱腿你不叫停,偏偏到老子這兒就叫停了?
這絕壁是報復!
沒辦法,誰讓他是球員工會主席呢?
在停擺談判期間,他可能把斯特恩和其他29支球隊的老板的八輩祖宗都罵遍了,現在吉爾伯特跳出來,除了巴斯和亞歷山大,其他26個魂淡大概都是暗爽啊……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格里芬比他在黃蜂搭檔過的任何一個內線都要給力,在這雖然比不上湖人,但比窩在快船強多了!
保羅還是有些難過,為什么不是屠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