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十隊”的失利,激發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
首先,美國在世界籃壇的霸主地位再次遭到致命打擊。
一群全明星,被中國不敗長城帶著一群三流外線,輕易的錘扁揉圓是不爭的事實。
其次,CBA的黃金時代到了。
更多的海外球員蜂擁而至,發現這一塊沃土是如此誘人,軟妹幣比美元好掙多了!
最后,則是NBA聯盟的大動蕩。
作為暴風之眼,邁阿密熱火在勇奪總亞軍之后,就已經立于風口浪尖,再加上詹姆斯和韋德在奧運會上軟弱的表現,一舉將球迷的不滿推上了高峰——
那個臭屁的“天選之子”,到底是個神馬玩意兒?
三巨頭的高薪鎖死是薪金空間,熱火幾乎不可能再有強援,孱弱的內線下賽季依然任人宰割,目標是什么,還是總亞軍嗎?
詹姆斯想離開。
這個球隊太差了,內線白給,無論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邁過菲尼克斯那道坎!
奧運會算是把他打明白了,即使身邊都是全明星,沒有強力內線一樣被屠蠻帶著一群名不見經傳的CBA球員吊著打。
在熱火呆下去,是沒有前途的!
但是,他暫時還走不了。
兩年前腦子發熱,跟熱火簽了一份6年1.1億美元的長約,雖然可以提前終止合同,但那也是2014年的事情了。
在這之前,他要離開,只能選擇交易。
然而,以他的薪水,心儀的球隊想要得到他,恐怕得把球隊掏空才行,那樣豈不是還不如待在熱火?
真是讓人絕望啊!
奧運會上中國男籃的表現,再一次完美闡述了“得內線者得天下”的至理名言。
一時間,NBA的大個子們突然都變成了香餑餑。
選秀大會一結束,快船就迫不及待的續約的布雷克·格里芬,給出的合同是五年9500萬美元的頂薪。
至此,拉開了大個子賣場的序幕:
開拓者問價羅伊·希伯特,步行者迅速匹配,四年5800萬美元。
籃網四年6100萬美元續約大洛。
雄鹿續約伊利亞索瓦,五年4500萬美元。
就連水貨夸美·布朗都以兩年600萬美元在費城找到了工作,年邁的坎比甚至在尼克斯謀取了一份3年1320萬的合同!
紐約人分明已經窮的要不起林書豪了,還能花錢囤中鋒?
可見聯盟對五號位饑渴到了什么程度……
這個時候,自由市場就剩下最后一條大個子魚了,那就是上賽季進步最快的“易瘋狂”——
場均個籃板,2.6次助攻,1.8個蓋帽!
易建聯在拿到總冠軍之后,就已經向蘭斯·布蘭克斯明確表示,下賽季不會留在鳳凰城,讓他提前儲備優質大前鋒。
這不是錢的問題。
太陽絕對有誠意給他一份又長又大的合同,但阿聯有自己的想法,在菲尼克斯這一年,他找回了自信,也拿到了總冠軍。
是時候去找個球隊稱王稱霸了!
但在奧運會打完之前,阿聯并沒有公開表態,這讓其他球隊百爪撓心,卻又無可奈何,誰讓人家有實力還是自由身呢?
結果,沒等到阿聯,魔術先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