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國公設擂臺,甄選先鋒官與兩名偏將,以比賽勝負定,以示公正。
樓國公束衣鎧甲,端坐在臨時搭建的亭子內觀戰。他一雙臥蠶眉緊擰,威風凜凜神情肅穆,幾縷白發溢出,既是花白老人了。
大雍朝一代戰神,既也是老了!
一名十二三歲的少年郎立于樓國公身側,穿一身不起眼的寬袖黑袍深衣,身形挺拔得如雨后雋秀的修竹。
少年神情肅穆,臉上稚氣未退,凝神望著前方,眾人由他年紀,便知他是撫遠將軍之子,樓國公嫡長孫樓霑。眾人想到撫遠將軍樓弋,心生悲憫。
將軍英年早逝,稚子還未成年,老父稚子出兵迎敵,何其悲愴難受!
“好!”
“好,打他!”
此時,聽得眾人齊聲叫“好”,吸引了眾人的注意。
三尺高臺下人頭攢動,人們聚精會神望著擂臺上兩名漢子。
高臺上站立著一高一矮兩名漢子,高個子長衫而立,矮個子短衣打扮,他們各自都穿上一件黑色緇衣,手執長棍對峙。
樓國公第訂立了擂臺規則:
比武分高下,和氣為主,不能傷及對方,故而,個個都只能空拳搏擊,美人各持一根長木棍,木棍兩頭粘上白石灰。
誰先擊中對方緇衣前胸或后心窩圓圈內三次,并留下白粉印記,勝出!
將對手擊落臺下,勝出!
木棍上白石灰粉末隨著雙方打斗,揚揚灑灑,石灰粉只會少,若雙方誰也沒將對手打落擂臺下,或者,沒能在對手緇衣上留下白色印記,便會遭雙雙淘汰。
那些故意放水的,遇到這種擂臺是一點辦法沒有。
要掌握時間,快狠穩,才能取勝,比拼的是本事,毅力和心智。
戰場上瞬息萬變,技能和速度是置敵的關鍵,樓國公廣擇將領,不論出身,不論門第,只要有膽量有本事有信心,都可以上擂臺一搏!
這里不是沙場,樓家軍要能立即投入戰爭的將領,不希望將士傷痕累累,國公愛才惜才,擂臺賽自然是點到為止。
擂臺比武兩天,選拔驍勇勝出者。
昨日,擂臺進行一天,幾十人被對手擊落臺下,幾十人被木棍戳中后心窩敗出。今日是第二日,堅持下來的人不多。
擂臺上兩人的木棍飛舞起來,“咣咣”聲不絕……,高個子靈巧得多,只見他騰挪閃躲輕松躲過矮個的進攻,躍至矮個身后,反手一擊,戳中矮個子后心!
一道白色的印記明顯!
“記,一分!”邊裁給高個漢子加了分。
矮個子一驚,方才不夠鎮定,直想著去戳對手的胸口,太過冒進沒有注意后背的空檔,而致使對手抓住他的弱項,自己先丟了一分!
矮子不敢大意,將一根木棍耍得滴水不漏。
他一個馬步站穩,右腳一記掃堂腿,突襲高個子的下盤。高個子優勢在身高,不得讓他得逞。
高個子直接縱身躍起,躲過這兇猛凌厲的攻勢,抬腳,就朝矮個后心一腳。
矮個一個趔趄還未站穩,躲閃不及,中了他飛起的一腳,重重地跌下擂臺!
“好!”
圍觀的人都朝高個子叫一聲好!
矮個漢子技不如人,不得不服!
“承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