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非常詳細,只要在污水處理車間創造吞噬1型厭氧菌的生存環境,將菌種引入其中,就能夠解決紙廠的污染問題。
蕭銘剛剛聽了蕭建強對德國那套處理技術的介紹,相比之下吞噬1型細菌處理的污染物更多,而且有固定重金屬的作用,處理后的污水可以達到飲用水水平。
也就是說,潘沙星這套低級科技技術比目前德國較為先進的技術還要先進。
蕭銘沒有猶豫,直接用科技兌換幣兌換了該項科技。
“獲得:吞噬1型厭氧菌菌落瓶X1(保質期半年);菌落培養說明書X1;水體凈化制造方式說明書X1。”
不愧是科技兌換幣,一下就兌換了這么多東西。
蕭銘現在不可能直接將菌落交給蕭建強,拿到紙廠污水處理車間倒進去就完事兒。
厭氧菌有它自己的生存環境和繁殖條件,現在將菌落倒進紙廠污水中就是前功盡棄,所有菌落都會死翹翹。
蕭銘需要用課余的時間,自己在家搭載一個適應于吞噬1型厭氧菌菌落生存和繁殖的環境,然后將紙廠污水中的樣水取出來,用厭氧菌試試。
如果實驗成功,蕭建強才會有足夠的理由說服廠里,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建設污水進化系統。
蕭銘看了說明書,凈化系統用不了兩千萬也有小幾百萬,一名普通技術人員勸說工廠花費幾百萬建設一個凈化系統,需要足夠依據才行。
周六周日,蕭銘除了在家復習課程以外,就是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在各大市場采購一些裝置,例如試管、壓力鍋等等。
其中實驗中最難的就是0.6兆帕的氣壓環境。普通家用壓力鍋是達不到這種壓力,而且溫度也不能在這種壓力下保證25到60攝氏度,因此蕭銘還需要花費一些經歷對實驗進行改善。
紙廠去德國采購設備是春節后的事了,蕭銘還有兩個月時間,足夠。
蕭銘的變化被爸媽看在眼里,周六周日兩天,這孩子沒有睡懶覺也沒有去網吧玩兒游戲,兩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他哪個周末不是睡到十一二點才起來?這怎么轉性了?”何慧對兒子的改變感到驚喜。
“可能是要高考了,終于醒悟過來了。”蕭建強還是很欣慰,其實他對兒子的成績有心里準備,又何嘗不著急?
但是本來就沒有多少文化的蕭建強也只能夠順其自然,只要兒子身體健康,未來上個專科,學點技術,也會有工作的。普通的百姓還會多想什么?
周一,江城市全市高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的日子。
本次考試完全按照高考的方式進行,因此考試作為也是隨機分配的。
差生們當然都希望和成績好的座一起,要是能夠一不小心瞄兩道題也是分數啊。
這是差生們的運氣還真差,陳林(全班倒數第二)、萬濤(全班倒數第三)、蕭銘(“副班長”全班倒數第一)三人分到了一個考場,三人周圍間隔的同學都是其他班成績倒數的,全校排名比這兩人還差。
“這下完了!”陳林唉吼一聲,“萬濤救我!一會兒看我眼色遞點子!”
萬濤哭笑不得一臉無語,“林哥!我們兩半斤八兩,倒數二抄倒數第三會不會抄成全班倒數第一啊!”
“會!”蕭銘神補刀,“陳林抄不抄都注定了倒數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