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的生物醫學教授還用火藥的例子作為他理論的依據。
他說道:“就像夏國人當初發明火藥一樣,火藥雖然是你們發明的,但是火藥的應用技術在西方。米國擁有生物學最肥沃的土壤,可以讓基因表達調控在應用領域生根發芽。而盤古科技將有幸作為夏國的研究機構參與到其中。”
教授的意思就像是讓盤古科技參與到基因表達調控的應用中是給盤古科技很大的恩惠和榮譽一樣,全然忘記了基因表達調控目前的核心技術還在盤古科技這里。
而加州理工等學校的教授們則是在懷疑實驗的真實性,即便論文的邏輯是完美的,他們依舊不愿意相信夏國人控制了通往分子生物未來的鑰匙。
在整個談話的過程中,全然沒有顧忌一旁江城大學的感受,讓遲校長相當尷尬。
這就學術鏈的鄙視鏈,米國鄙視歐洲的學術,歐洲鄙視亞洲的學術,最后集體鄙視夏國的學術。
畢竟在學術界,夏國某科學家在《自然》發布NgAgo能夠進行基因編輯論文是否造假都還在巨大的爭論之中,西方社會對整個夏國的學術界都有懷疑的態度。
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家們同樣對盤古科技的實驗真實性表示懷疑,并且表示道:“你們必須公布更詳細的數據,讓我們在實驗室能夠重復你的實驗,才能證明你們發現的真實性。”
“是這個道理!”眾人點點頭。
NgAgo能夠進行基因編輯就是因為無法在實驗室重復實驗,所以才引發了巨大的爭論,眾人對夏國的科技成果的確有點怕了。
但這也是西方學術界最傲慢的表現。
座談會上,高思綺對眾人這樣那樣的請求相當無語,她說道:“我們在處理污水的超級菌落上已經運用到了基因表達的成果,你們這樣懷疑是對學術的不負責任。”
一名教授說道:“我們懷疑才是對學術的負責。”
幾方一整天的會談雙方只達成了加強學術交流這樣一個泛泛而談的成果,大家不歡而散。
高思綺氣呼呼的向蕭銘匯報了這幾天會談的相關成果,蕭銘倒覺得非常正常。
他說道:“讓西方人承認我們的實驗比他們強,這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們懷疑我們實驗的真實性,這個不需要用和他們打嘴仗,用事實說話。”
蕭銘對實驗組的成員說道:“基因表達調控能夠應用在醫學領域,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我希望你們能夠再接再厲。”
蕭銘用A4紙畫了江城市地圖的輪廓,然后在其中畫了一起圈,說道:“這里盤古科技的中心,也會有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我希望這里能夠創造生物醫學歷史上的奇跡。”
蕭銘用驚訝值兌換了不少基因表達調控醫學應用指南的實驗方法,高思綺等人能進行更加廣泛而深入的應用型研究。
就在高思綺發愣的時候,蕭銘說道:“告訴西方人,我們比他們走得更遠。”